您当前的位置:代表事迹
乡村医生代容敏:村民的需要是我坚守的动力
中国妇女报  2013-10-16

乡村医生代容敏

  在重庆武隆仙女山脚下,有一位年轻漂亮的乡村医生。她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待命”,不论是雨雪风霜,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是村民一个电话需要出诊,她立马挎上出诊包、骑着摩托车赶过去。她叫代容敏,是仙女山镇荆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32岁的她在山里已经坚守了13个年头。

    苦难挡不住学医的脚步

    1993年,代容敏小学毕业,因生病没能继续上初中,12岁的她在学校里当起了幼儿园小老师。16岁那年,村里的媒人开始上门说亲,“我不想就这样当一辈子农民。”代容敏向父母提出外出打工,但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你们要么让我出去打工,要么让我去学校学医。”代容敏再三恳求父亲,又找母亲去说情,最后身为中医的父亲答应供她去学医,但条件是在她出嫁时家里不为她办嫁妆,代容敏欢天喜地地同意了父亲的要求。
    因为只有小学文凭,到涪陵区卫校报名时代容敏做了件很天真的事,她把弟弟的初中毕业证书复印下来,又把自己的照片和名字贴上去。她的小动作一下就被报名老师看穿了。“求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真的想学医。”代容敏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了招生老师。由于从小在父亲身边学到了不少中医知识,代容敏被破格批准进入卫校学习。毕业后,她又作为优秀毕业生到重庆实习。

    高超医术赢民心

    2001年,代容敏回到家乡,接受了父母包办的婚姻,结婚后,她在荆竹村村委旁开了一间小诊所。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既是家又是办公室。
    因为年轻,刚开始大家对她的医术还有所怀疑。2001年10月,茶坪组村民余天华上山抬木料,走山路时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滑落到了他的腰部,顿时血流不止。危机之下,村民们找到了代容敏。她挎起药箱和丈夫一起往山上跑。
    “我去的时候余天华失血过多几乎已经昏迷,往山下台肯定会出人命。”代容敏说,丈夫担心闹出人命要赔偿劝她放弃。“我是医生,就是病人会死,也要尽力挽救他的生命。”代容敏让病人家属简单地签了手术同意书,便开始为病人输液、缝合。一针一针,一层一层,仅表层伤口,代容敏就缝合了24针。经过治疗,余天华慢慢苏醒过来。之后的一个多星期,代容敏每天都去余天华家里为他换药,余天华渐渐地恢复了健康。经历了这件事,代容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此以后,来找代容敏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村里地广人稀,有些出行不便的病人,代容敏必须到家里出诊,为此,她学会了骑摩托车。村里人少,困难群众又多,最初的三年里,她的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

    坚持留守为乡亲

    代容敏做了母亲之后,住在城里的公公婆婆劝她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也方便照看孩子,不用再隔半个月往城里跑。2004年,代容敏接受了城里一家私立医院的高薪聘请。
    一次她正在上班时,村民吴孝伦因为骑车摔伤了手臂。“代医生,这次我去只缝了6针、拿了点消炎药就花了160元钱,你上次给我缝8针才收我26元钱。你还是回来嘛,不然我们病都看不起。”听到吴孝伦这么说,代容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有村民在医院里碰到了她,个个都说看病贵、不方便,劝她回去。在村民的期盼中,最终代容敏辞去了城里医院的工作,回到了荆竹村。
    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村里有药房、诊所,陆续也有大学毕业生来到荆竹村实习。作为老师,代容敏细心地为他们指导。2009年,在家人的催促下,代容敏将诊所交给一位年轻医生,到城里开了个药房,每月能净赚七八千元。
    代容敏走后,村民们又开始不适应了,村民向镇政府写了联名信,希望代容敏能够回村。镇政府派人做代容敏的工作,代容敏忍痛关闭了开张仅七个月的药房,又回到了村里。
    在代容敏的手机里,存了200多个患者的电话号码,代容敏告诉记者,这都是村里需要长期跟踪治疗的患者。自从当上村医生后,代容敏还被大家推举为村妇代会主任,现在已经连任三届。
    村民谌仲康老人告诉记者,代容敏经常到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为他们量血压,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到过节,她还自己出钱去帮助村里的贫困妇女儿童。谌仲康老人说:“代医生医术好,心眼也好。没钱也给我们看病,我们都舍不得让她走。”
    “走了两次又回来,我不知道还要待多少年,只要老乡们需要我,我就要守在这里为他们看病。”代容敏说。(中国妇女报记者 许真学)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