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媒体报道
创新发展,从认识“妇情”开始
——关于当前妇女工作的思考之一
中国妇女报  2013-10-28
 
  创新发展,是各项工作永恒的课题。我们经常讲新形势新任务,但往往把它当做一个熟悉的政治语汇,一念而过,察之不深,研之不透。新形势怎样?新任务如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准确的定位,才能因势而变、与时俱进,也才能真正实现工作的创新发展。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无疑需要我们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把握。同时,这项工作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情绪、社会思潮的脉动需要我们细心体察,工作对象、条件、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应对。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要有本领恐慌的紧张感。
  “变”是社会的常态,也是其活力所在。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变”可能还会相当深刻。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当代中国妇女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历史使命上的共同性——这可以说是最大的“妇情”,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之源。同时,也丝毫不能忽视妇女群体本身的嬗变,集中的体现,便是这个群体的分层与流动。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妇女群体的分层与流动日益明显,同质性在减少,异质性在增加。事实上,这本身就是社会结构变动的生动例证。不同阶层的妇女群体,掌握资源有异,生活方式不同,利益诉求分化,价值观念多元。在共同的性别之下,情况已是千差万别。
  对于妇女工作者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无论是代表维护妇女权益,还是团结引领妇女建功立业,首先需要对妇女群体的状况有深入透彻的掌握。这里面既包括可以从统计资料中获取的基本面,诸如地域、职业、年龄、收入、学历等的数据分布和变动趋向,也包括需要下基层访妇情才能真切了解的各阶层妇女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甚至是在个体接触中的经验积累。提高妇女工作科学化水平,这恐怕是基本功和第一课。
  工作对象的变动,必然引起工作方式的变化。面对妇女群体的分层和流动,我们的工作应该更有针对性、更精细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我们的组织体系也需要更好的弹性、包容性,这样才能灵活机变,增强适应力。无论是抓维权还是促发展,我们的决策、项目和活动,都要考虑到妇女职业的差异、资源的多寡、生命周期的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点等因素,照顾不同生存状态下女性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可能,做到工作方式与工作对象的高度匹配。当前,阶层和利益的固化是影响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源头参与推动政策制定和修改时,要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关切两性间的平等,也要关注不同妇女群体之间的平等,让每一位妇女都有向上流动、人生出彩的机会。
  工作的对象在变,工作的条件和环境也在变。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高度介入。新媒体早已不再只是一个传播平台,它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所谓的虚拟社会,无非是现实世界的镜像;线上的喧闹和歧见,也只是线下屁股决定脑袋的写照。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舆论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柄双刃剑。我们不仅要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妇女工作,而且要努力成为个中高手。对于妇联组织来说,现在要做的已经不是应对新媒体,而是融入新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用、舆情监测与处置发声、议题设置和舆论斗争,乃至借助大数据分析研判“妇情”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本领。
  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妇联组织无可旁贷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妇联组织如何更好担当重任?通过机制再造,在更高的水平上发挥“联”的优势、特点和功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联”,可以集聚各阶层妇女的力量,可以集中各方面的工作资源,可以集合各类女性组织的作用,可以集纳网络妇情民意和正能量。
  “联”则有容乃大,“联”则凝心聚力。改进“联”的方式方法,升级“联”的思路举措,拓展“联”的功能范畴,激发“联”的内生动力,或许正是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本报评论员)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