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唱响巾帼之歌。”28日、29日,出席中国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天津代表团围绕着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建设美丽天津、进一步维护妇女权益等焦点和热点,谈感受、话举措。
充分发挥“半边天”重要作用
“广大妇女始终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朱丽萍、戴蕴代表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妇女搭建了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崇高理想、陶冶美好情操,更加有效地服务妇女群众、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引领妇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贡献,引领妇女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创新,引领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天津建设中撑起半边天。
回应妇女关切维护妇女权益
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民政工作很多都与妇女息息相关。”市民政局局长曲孝丽说,在困难群众救助中,全市民政系统将困难母亲(单亲、失独)列入分类救助对象,降低申请低保救助门槛,提高救助保障标准。成立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从维护流浪妇女的基本权益入手,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医疗救助,帮她们寻亲返家。在社区服务管理中,注重关怀外来务工女性群体,依托社区平台开展计划生育、就业培训等多项服务。同时在社会组织培育中,培育了阳光家园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等一批妇女维权类、救助类、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
“针对大龄失业人员、单亲母亲等十类困难群体从事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放心保)补贴政策在全市施行十年以来,补贴资金已达到78亿元,惠及市民48万人,其中女性超过一半以上;今年年初开始施行的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制度,使农村妇女的生育保险待遇大幅提升……”来自市人力社保局的陈晖表示,“下一步,市人力社保部门将进一步扩大妇女参加社保的范围,让更多的女性受益。”
多举措满足妇女创业就业需求
“当前,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压力"仍然普遍存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乔以钢分析:这个现象一方面与性别偏见有关,一方面用人单位有时也的确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妇代会报告中“推进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表述让乔以钢感到振奋。她说,建立法规政策性别评估机制,在法律政策顶层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性别平等,为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就业面临的"性别压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她也建议女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向社会需求,不彷徨、不攀比,多实践、多尝试,闯出自己精彩的创业就业路。
陈晖代表说,为了进一步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市人力社保局在继续做好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妇女创业的同时,将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向妇女倾斜,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妇女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妇女就业质量。(作者: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