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纪凤兰
在1500多位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中,有一位来自陕西汉中市勉县的普通妇女,她就是勉县新街子镇立集村村委会主任兼妇代会主任纪凤兰。纪凤兰三十年如一日,把群众视亲人,把妇女工作当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用一腔巾帼情怀,践行着一名农村基层女村官的坚定信念和孜孜追求。
播撒爱心的“贴心人” 1982年,性格泼辣、聪明能干的纪凤兰当选立集村妇女主任。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续香火”的观念浓厚,计生干部是村子里最不受欢迎的人。起初她一次次登门做工作,又一次次地吃闭门羹。面对邻里乡亲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工作困难重重,她不知多少次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平凡彰显伟大,坚持诠释真谛。纪凤兰坚信:只要心中有群众,满怀爱心热情工作,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二组村民艾彩云婚后多年不孕,丈夫闹离婚,小两口还常常骂架厮打,好端端的一个家眼看要支离破碎。纪凤兰先后18次登门,给其丈夫和公公、婆婆做工作,传送生育科学常识,又帮忙四处打听收集治疗不孕不育的医疗信息,先后3次带着小两口到西安、汉中的医院做检查治疗。在她的帮助下,2003年,艾彩云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三组妇女付改玉11岁的儿子溺水身亡,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她痛不欲生,那些天,纪凤兰像亲人一样天天守在她身边精心照料,耐心开导,一守就是半个多月,直到她走出失子的阴霾。现在,付改玉一家不但盖了新楼房,还买了轿车,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凭着爱心和热情,纪凤兰打开了工作局面,成了村里许多家庭和妇女最信赖的人。立集村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村、陕西省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示范村。
温暖妇女的“主心骨” 妇女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妇女干部是广大妇女的主心骨。2006年,纪凤兰四处奔走筹集经费,收集图书8000余册,组建了“农家书屋”,方便妇女读书学习。她还组织成立了30余人的村文艺宣传队,开展文体健身、尊老敬老、绿色环保和文明创建等活动,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温暖的妇女之家。
为了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纪凤兰带领女党员和中心户长到山东寿光、江苏华西村等地参观学习,让妇女开阔眼界、接受培训;组织本村30多名妇女成立百亩蔬果基地,发展大棚蔬菜和优质葡萄、猕猴桃等绿色产业;引进了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方便村内20多名留守妇女就近打工。
妇女们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钱袋子也渐渐鼓起来了,原来搞封建迷信、说是道非的少了,崇尚科学、勤劳致富的多了;原来嫌弃公婆、爱说脏话的少了,尊老爱幼、爱美打扮的多了。全村先后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280户,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户270户,好婆婆好媳妇126人,女致富能手56位,有12名女孩考上大学,8名青年妇女自愿加入党组织。立集村也被命名为省级妇女之家精品示范村、市级敬老模范村。
示范新村的建设者
“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蛆鼠到处爬”,这是七八年前立集村村容环境的真实写照。2005年11月,纪凤兰全票当选为立集村村委会主任兼妇代会主任。“一定要让村子美起来,群众富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上任不久,她就在村民大会上立下了5年建成一类村的军令状。
纪凤兰说到做到。从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抓起,村上制定了“稳农促工抓经济、生态和谐建新村”的发展思路,先后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村庄综合整治、陕南移民搬迁、改水改厨改厕、村民文化广场和工业园建设等23个项目,样样工作都抓在了群众心坎上。
如今,走进立集村,只见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农家新楼整齐划一,院内明窗亮格,干净整洁;一架架太阳能热水器跃踞房顶,在阳光下折射银辉;通村道路宽阔通畅,路两旁的一盏盏太阳能节能路灯精巧别致,光亮照人……立集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省级新农村建设和升级晋档一类示范村。
三十年村官路尝尽酸甜苦,一腔巾帼情奉献新农村。纪风兰从22岁当村官那天起,就满怀真情和爱心,心无旁骛地在家乡这方热土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农村女干部的巾帼风采。她先后获得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优秀妇女之家专管员”,汉中市“优秀村级女干部”和勉县“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今年8月,她又被推选为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本报记者 党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