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
2005年获奖者

  刘芝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芝华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于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博士后,1997年至今一直在现单位工作。主要工作是癌变机理研究,由于在食管癌研究方面的工作,获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负责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2年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等。目前任《科学通报》、《癌症》、《Journal of Cancer Molecules》杂志责任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个国际杂志的审稿专家。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3项。


  吕植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吕植自1985年至1995年,一直在从事大熊猫的野外生态学、社会行为学、保护生物学和种群分子遗传学的研究。1995至2000年期间,她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物种与保护区中国项目主任,致力于支持和提高大熊猫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包括综合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使保护和社区共同受益。2000年,她获得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奖励,研究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之后在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任访问教授一年。2002年她创建了保护国际在中国的项目。2007年她和同事一起成立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专注于在中国西部乡村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实践。2008年她创立了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注重环境政策的研究和领导力培养。
  吕植先后荣获1998年度“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 全国科协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奖”和国家科技图书一等奖等殊荣。她的学术论文, 文章和摄影作品出现在世界一流的杂志如Nature, Science和National Geographic中,并活跃于国内外的媒体上表达有关中国自然保护的问题。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她被《纽约时报》誉为未来中国值得关注的六位青年人物之一。吕植是保护生物学学会的理事,中国科协常委,经常参与国际有关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她也是世界经济论坛Global Agenda Council 的成员。


  李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涛教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病因学研究,特别是在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在国际上率先报导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近几年来开展了大量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遗传生物表型的研究工作,从大脑结构、功能和生化代谢等角度全面探讨高级认知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系统分析基因与生物遗传标记的关系。李涛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科研项目,共发表SCI引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30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80多分,他人引用篇次近700次。1997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获中国杰出女青年科学家奖暨西部特别贡献奖,200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陈化兰,动物病毒学专家,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2年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2008年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1994年以来,一直专注于禽流感病毒及其防控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已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禽流感有关研究论文30余篇。研制的各种禽流感疫苗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超过500亿羽份。为我国乃至其他有关国家禽流感防控提供了关键科学技术支持,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励和荣誉。


  曾嵘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
  曾嵘兼任中国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蛋白质组组织理事会委员

  曾嵘的研究领域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发展和疾病相关蛋白质动态行为研究,在高通量蛋白质鉴定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在肝癌防治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先后负责863课题,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和973子课题等,2004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曾嵘是我国最早从事蛋白质组学工作的研究者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嵘参与了蛋白质组研究分析中心的组建,通过她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该中心现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蛋白质组研究基地。近年来,在高通量蛋白质鉴定及修饰分析,蛋白质定量,亚细胞蛋白质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研究方法和技术上进行探索。发展了基于pH梯度的多维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多肽和蛋白质的方法,为高通量蛋白质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国际上较早并且较系统地对鼠肝线粒体等亚细胞器进行大规模蛋白质组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多维色谱-质谱结合的方法,获得线粒体特异蛋白质,并进行了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采用亚细胞分级和稳定同位素定量方法结合的策略,有效区分蛋白质的真实定位和可能的多定位甚至污染,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发现了某些蛋白质的新定位。

2005年提名奖获得者

孔令东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是精神、内分泌、代谢疾病病理机制及中药调控。发现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相关重要生化机制,确定评价抑郁动物模型的重要病理标志物。较系统研究解郁化痰、温补肾阳等经典方药半夏厚朴汤、淫羊藿、姜黄和补骨脂等抗抑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在国内较早关注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证实清热燥湿代表方药二妙丸、黄柏及相关成分具有降尿酸作用并阐述其机制。发现降尿酸作用中药改善代谢综合征尿酸失衡与胰岛素抵抗等新机制。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省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 收录41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入选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吴志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吴志英1990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博士毕业,2001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分别于1999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和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遗传专业组副组长。工作以来,先后在《Nature Medicine》、《Neurology》、《Archive of Neurology》和《Neurobiology of Aging》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200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姬秋梅

藏族,西藏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西藏牦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博士,副研究员。

  姬秋梅的研究领域主要为牦牛生产系统。近年,全面启动实施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西藏牦牛选育、高效养殖及产品加工研究”;完成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西藏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完成了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牦牛半人工舍饲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实施了中科院院区合作项目“引进杜泊羊快繁技术与示范”; 实施自治区重点研究项目“西藏牦牛繁育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并积极参加曲尼巴科技孵化基地建设。2007-2008 年撰写叙述论文12篇,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3篇发表在中国核心期刊。曾多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农科部优秀课题奖;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会青年科技奖。

范代娣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

  国家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科学研究集中在重组蛋白质工程、生物医学材料、高密度发酵工程等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重大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30多项科技计划。出版专著两部:《细胞培养及蛋白质工程》、《重组蛋白质分离与分析》;参编 “十五”重点图书两部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产业化转化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章晓联

武汉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分子及感染免疫研究。开展对胞内病原微生物的分子免疫致病机制、糖蛋白糖基化与感染免疫、诊断和药物研究。1997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7-2001在美国U.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作为博士后及研究专家,2004年期间赴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免疫学系作为访问学者。2001.8作为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回到武汉大学医学院免疫系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微生物及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共发表核心期刊物以上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如J.Immunol.,Cancer Res., J. Virol.等, 文章被“Nature”等国际SCI杂志上文章引用230余次。申请了发明专利22项(已授权6项)。编写教材或著作9部:如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感染免疫学》、和科学出版社出版《诊断免疫学》等,是教育部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培养了博士和硕士30余名。2005年获 “金绣球学术奖”于第六届伤寒及其它沙门菌病国际学术年会;获GTCbio Cytokines and Inflammation国际会议奖2005;中华医学奖2005年;“伤寒杆菌分子致病机制和感染免疫学研究” 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等。

 
 
 
版权所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技术支持:北京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编: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