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各省动态
新模式 破难题 树品牌 促就业
​——佛山打造“功夫家嫂”劳务品牌,蹚出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路子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 字号:【

■ 周文琪

“让每个家政从业人员都拥有追梦、圆梦的机会。”在佛山,一个以“四定”模式创新打造的“功夫家嫂”IP,正成为照亮家政从业者“技能就业、创收增收”的新通道。

自2023年7月以来,佛山市、禅城区两级人社部门联合启动“功夫家嫂”劳务品牌建设。首创“定制课程、定点培训、定向输出、定期跟踪”模式,助力家政从业者掌握一手好功夫、真功夫、细功夫。

如今,“功夫家嫂”劳务品牌呈现出就业、收入双倍增效应,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利器,不但有效解决家政市场供需不平衡之困,而且拓宽劳务协作新通道,支撑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

首创:“四定”破“四难”,解决行业痛点,打造优质劳务品牌

“请个好阿姨并不是花了高价就一定好。尤其是现在家政公司和独立出来找活的阿姨随处可见。要想在市场里找一个让你放心、满意的,并不容易。”从事家政行业多年的周先生坦言。

尤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国家实施二孩、三孩政策,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呈刚性增长,尤其养老护理、育婴育幼等领域的服务需求最旺盛。

面对当前优质家政服务人员“不好找”甚至“找不到”的难题,佛山的破解之策是从“功夫”入手,以真功夫、细功夫、好功夫打造劳务品牌,以劳务品牌建设引领家政高端服务供给。

首先,品牌定位上,立足于佛山“功夫之城”的称号,佛山把家政劳务品牌IP命名为“功夫家嫂”,是为了将“功夫”及其背后的坚韧、勇毅和持之以恒等内在精神契合到高质量家政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引导广大家政从业人员牢记“功夫”IP的同时,以高质、优质的家政服务供给弘扬“功夫”理念、“功夫”精神。

同时,聚焦母婴这个需求最大、痛点最多、发展最难的领域,首创设计出“定制课程、定点培训、定向输出、定期跟踪”的“四定”劳务品牌建设模式,从教材创新、模块培训、权威认证、劳务输出、全程反馈等多个环节入手,破解教材内容传统、培训认证散乱、输出供给不畅、服务质量乏跟踪、难监督等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老问题。

在定制课程方面,有效破解定制课程与家政实操需求脱节的难题,课程设计团队多次奔赴佛山市多家龙头家政企业和培训机构、月子会所等单位,开展市场实地走访、调研等工作,分别座谈5次,讨论10次,最终围绕母婴护理、产后修复、催乳、月子营养餐、早教等方面,高标准编制“功夫家嫂”培训课程标准。

在定点培训认证方面,结合劳务资源、用工需求等,反复考察论证,做到内外协调、科学布点。运作上,以公立三甲医院和全省首家地市级标准评价机构充分参与的方式,并融入“智享家”数字化认证,练就“真功夫”,解决培训认证散乱问题。2023年9月,经过培训认证的“功夫家嫂”首批学员在广东省第三届“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亮相,最终以团体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优秀团队奖,竞赛奖牌榜位列全省第二。

在定向输出方面,主动对接省内外多地人社部门和培训机构,设立6个劳务协作站,打造定向就业直通车(定向输出)。目前通过劳务协作站,传授具有佛山岭南文化特色底蕴的家政技能“十八般武艺”,给当地妇女技能“充电”,让就业“来电”,实现从“出力气”到“凭技能”的转变。

在定期跟踪方面,通过对“功夫家嫂”进行职业发展建档,设立“功夫家嫂”就业稳岗服务点等,实现定期跟踪。目前,在人力资源公司、家政中介企业等主体参与下,共设立服务点8个,为“功夫家嫂”建立档案1672个。

从定制好教材、培训认证到定向通道、定期跟踪……“四定”模式之下,佛山市构筑了家政劳务品牌强大的输出力、服务力,成批“功夫家嫂”正在高效产出。

自2023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项目累计培训“功夫家嫂”1745人,通过认证1672人,培训合格率达98.1%,累计就业输送5097人次。

成效:服务高效能,就业高质量,协作新名片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功夫家嫂”劳务品牌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促进区域高质量充分就业,经得住行业、市场等各方检验。

走访发现,“功夫家嫂”劳务品牌建设带来的不仅有品牌效应,让家庭更放心,更在技能加持下,成批“功夫家嫂”进军家政市场后,讲出“双向奔赴”的好故事。

跟随“功夫家嫂”品牌成长,广大女性,尤其是大龄女性、失业女性以及欠发达地区女性群体学到了新技能、掌握了“硬功夫”,打开了高质量就业增收的“新天地”。

“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主家也很满意我的服务。”来自云浮市的就业困难人员廖天丽,此前曾做过餐饮服务员。为增加收入,经过“功夫家嫂”培训后,她考取了母婴护理证、催乳师证、育婴师证、月子餐指导师证等证书。

不久前,她以定向就业的形式输送到佛山,拿到了理想工资。如今,越来越多的“廖天丽”通过“功夫家嫂”劳务品牌项目,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而本地市民则高兴于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就在身边”。

家住禅城的王涛和老伴,由于女儿和女婿长期在港澳地区工作,照顾6个月的外孙女,年岁已高的夫妇俩力不从心,聘请了“功夫家嫂”黄月友。到岗后,黄月友忙前忙后,贴心为宝宝制订科学喂养计划。相比传统月嫂,她还十分注重跟宝宝的互动和潜能开发,为雇主提供称心启蒙的家庭早教服务。“每次给宝宝做护理时,黄阿姨都按照‘功夫家嫂’护理标准对双手认真消毒,让人很放心。”王涛表示,阿姨展现出的专业素养,让他们感到十分信赖。

“以‘功夫家嫂’劳务品牌建设为抓手,锻造一批训练有素、技能高超的‘家政能手’,不但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更满足‘一老一小’迫切升级需求,助力广大女性实现高质量就业。”佛山市人社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功夫家嫂”劳务品牌,更成为打造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服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新名片”。佛山市、禅城区两级人社部门通过在对口帮扶地区设置“功夫家嫂”劳务协作站,就地开展“功夫家嫂”公益培训和考核认证。组织佛山(禅城)家政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专场招聘,同时,以专车接送、专人陪同、高效匹配、上岗跟踪等“一条龙”服务,为培训学员打通就业出路,高效实现“引进门”市场化就业的典型案例。“家门口上车,下车就有好工作!非常开心!”学员们对此竖起大拇指点赞。

2023年以来,“功夫家嫂”通过“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的形式,强化精准对接匹配,成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名片”。目前已完成省内4个劳务协作站(肇庆四会、茂名茂南、茂名高州、云浮罗定)、省外两个劳务协作站(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广西玉林市)挂牌,累计培训1745人,认证通过1672人,其中异地培训279人,异地认证通过273人。举办“功夫家嫂”招聘会14场,参与企业212家次,提供岗位18920个,其中线下招聘会吸引了1040人到场求职,签订就业协议379份。线上直播带岗吸引逾15万人次观看,直播期间收到投递简历1023份,达成来佛就业意向229人。

启示:佛山经验也是佛山标准 值得国内家政行业借鉴

“功夫家嫂”劳务品牌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在于注重供需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完善劳务交流协作机制,全力促进先进技能培训、优质劳动力、人才资源的快速集聚,打造对口劳务协作新样板,推进“南粤家政”工程与就业优先战略、东西部协作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度融合。

“功夫家嫂”首创的“四定”模式,实质上是以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实现家政行业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功夫家嫂”项目负责人介绍,“功夫家嫂”之所以能扎根佛山,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关键在于顺应了高端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从市场需求、区域文化特质、劳务资源供给以及标准化可复制等四个层面,确保品牌设计、项目实施的可期、可感、可触、可推广。

首先,紧扣岭南家政市场需求,聚焦母婴领域,精心定制,设计新课程。如围绕母婴服务前、中、后阶段,细化为诚心高尚的职业道德、安心细致的待产指导、用心科学的母乳喂养、称心启蒙的家庭早教等18个专项培训模块,较好地满足了市民对全方位照看照料及护理母婴的要求。

同时,注重融合岭南文化特色,把地方特色食材配方、凉茶汤饮和起居习俗等融入培训课程。

其次,通过省内外6个劳务协作站建设,从技能培训、招聘活动、劳务输出三方面着力,建立常态化劳务协作工作机制,形成“培训+招聘+输送+稳岗”全链条服务,破解人岗匹配难题,更以对口帮扶地区劳务协作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最后,提供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标准体系,如教材培训标准、18个培训模块及认证标准、定向输出以及诚信监督跟踪标准等,形成独特的佛山经验。

比如,依托“佛山智享家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功夫家嫂”的服务信息可一键生成“居家上门服务放心码”,归集职业背景、技能水平、培训经历、用工历史等信息。

佛山市禅城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按照政府、企业、市场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把“功夫家嫂”劳务品牌从母婴板块,扩宽至居家、养老、医护板块,释放其更大品牌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

可见,“功夫家嫂”“四定”新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化解家政旧难题,更在于立足需求定方向、链接文化拓功能、确立标准强供给、创新协作促就业,形成行业新模式、服务新标杆,为全国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未来。

树一个品牌,兴一片就业,富几方百姓。“功夫家嫂”品牌效应正叠加释放:妇女得以提高劳动报酬、体面劳动、施展才华;多孩家庭、老龄人口有优质家政服务提升生活品质;扩容提质的家政企业收获服务好评和用户口碑;社会缓解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优质供给不足的困境……

当然,伴随品牌发展,更有辐射湾区、广东乃至全国家政行业的期待和底气,相信佛山市、禅城区两级人社部门会继续努力,推出更多务实、创新举措,全面擦亮劳务品牌,以更高视野、从更大范围讲好市民、品牌、协作以及企业行业、从业者之间互促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