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 各地快讯
贵州高增乡返乡女青年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造“云上粮仓”让致富的“饭碗”越端越稳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2.07.05 字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珍霓 万宗玲

贵州省从江县天鹅山腹地,素有“云上侗寨”之称的传统古村落美德村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走进美德村,一栋栋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寨角处一栋榫卯结构的四层木楼巍然耸立,格外惹人注目。

“这是我们高增乡返乡女青年吴凤英带头修建的集吃住以及民俗表演、农艺展示、产品出售等于一体的‘云上粮仓’,是我们村自己的‘经济综合体’。”美德村党支部书记吴慧荣介绍,“之所以叫‘云上粮仓’,是群众说,有了它带动村里发展,大家不愁没饭吃,而且致富的‘饭碗’越端越稳,是我们的粮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吴凤英修建的“云上粮仓”让村民吃了“定心丸”。作为土生土长的侗家姑娘,“80后”吴凤英在2014年毅然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妇女结合本地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侗歌表演、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推广等多种产业,聚力闯出一片“能人带动、产业兴旺、农民致富”的新天地。

找对“路子” 让侗歌“走出去”

“既然姐妹们信任我,那我一定要做出一点名堂来。”返乡不久,热心能干的吴凤英被推选为村妇女主任,正式开启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的探索之路。

美德村位于山区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要想发展就必须想办法走出去。如何迈出走出去的第一步,吴凤英首先想到的就是侗族大歌:“侗家多是能歌善舞之人,侗族大歌更被誉为‘天籁之声’,既然拥有这么好的文化瑰宝,那就应该用起来,并宣传出去。”

说干就干,为唱好侗族大歌,吴凤英与村中其他几位积极性高、喜爱侗歌的妇女组团,拜访全乡的老歌师,向他们系统学习传统侗歌唱腔、发音和用词等,并收集、记录歌谱,确保还原最传统的唱法和歌曲。同时,组织发动其他喜欢唱歌的妇女和儿童成立云上侗寨小歌队,利用闲暇时间反复学习、排练。借助县乡活动、新媒体平台,云上侗寨小歌队积极对外演出,慢慢地打开知名度与影响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地尝试、推广下,2018年和2019年,云上侗寨小歌队分别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和《经典咏流传》节目舞台,在全国人民面前“惊艳亮相”,真正做到了“走出去”。

搭好“台子” 把游客“请进来”

“走出去”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请进来”。

吴凤英认为,“侗族大歌表演只能带动一部分人,只有把外面的人‘请进来’,才能更好地带动村里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进程中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游客慕名而来。游客的到来让吴凤英有了新想法,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立足侗寨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2016年,通过租赁、整合村中农户闲置老房,吴凤英在村里开起了民宿,共10个房间,26个床位。并推出传统侗寨礼仪接待、民俗表演以及农耕生产、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体验项目,为到访游客提供“定制”服务,探索出“传统村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文旅融合新发展模式。

据吴凤英介绍,随着游客逐渐增长,2020年,她通过金融贷款、创业资金支持等方式,扩大民宿规模,建成了现在集吃、住、玩为一体的“云上粮仓”。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千余人次,直接带动群众就业66人次,创造旅游收益80余万元。

延伸“链子” 让品牌“立起来”

“这种米饭软而黏、糯而甜,喷香可口,很好吃。这是什么米呢,我能买点带走吗?”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品种,本地的“香禾糯”口感香甜、营养丰富,深受游客喜爱。

吴凤英立马有了新主意:“我们可以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创建属于村里的农业品牌。”为此,她多方咨询,与邻村合作,立足“从江香禾糯”品牌,引入相关农业公司,采取“企业+党支部+农户”的运作模式,开展订单生产。以7元/公斤的单价连禾秆带谷一起向农户收购,经过食品安全检测、脱壳以及真空包装,按照38元/公斤对外出售。

“今年以来,我们与农户合作种植糯稻老品种1500亩,连禾秆带谷一共收购了80余万斤,支付货款560余万元,覆盖美德村与周边村寨农户650余户。”负责“香禾糯”收购的吴耀东介绍。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吴凤英申请创立了“美德云上侗寨”和“侗寨里的妈妈味道”两个品牌,利用“云上粮仓”负一楼,打造“云上车间”,组织妇女群众发展靛染、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加工制品以及腌鱼、腊肉等特色农产品包装,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远销北京、广州等地,带动美德村与邻近村寨百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