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家子

“七一勋章”获得者、我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用数十年的夫妻坚守和严格教子给出了一个完美的信仰答案,他把对党的忠诚植入家庭家教家风之中,植入夫妻的坚贞与爱之中,植入三个儿子的思想、心灵和行动之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看痕知枪,观弹识人。“崔道植”这个名字在新中国公安刑侦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我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崔道植是朝鲜族人,今年87岁。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爷爷把他养大。1951年,年仅17岁的崔道植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入党时不到19岁。1955年退伍入警,至今已在公安系统工作了66年。

崔道植一生忠心向党,坚定的理想信念背后,是他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干出来的实绩,更是忠爱如磐石,坚守信仰、爱国爱党优良家风的传承。他用近70年如一日躬身为党的忠诚、用生命里每分每秒的恪守践行着信仰的初心,以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坚韧信念书写了一名中国刑警的传奇。

崔道植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神探——“中国的福尔摩斯”。202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七一勋章”。

一生“证道” 矢志不渝

1951年,17岁的崔道植登上火车,胸中怀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奔赴军营。他冲着车外大他两岁的姐姐喊着:“姐,告诉爷爷,我参军了……”那一天,改变了崔道植的命运,这位新中国警营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人生之路正是从这里出发。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87岁的崔道植腰杆笔直、步履矫健、正义凛然。80多年的人生,从苦难的童年到参加人民志愿军,从脱下军装到穿上警服,从退休到不退岗,他每走一步都在负重前行。

崔道植虽然已离休,但是请崔道植出山的案件,不是惊天大案,就是陈年积案、疑难杂案。“白宝山案”被称作中国刑侦第一案;“新疆—北京两地枪案”,相隔三千里;“牡丹江血案”,凭借半枚血指纹,揭开了尘封5年的凶杀案件,让真凶伏法,为不幸者洗冤。

崔道植的工作是痕迹鉴定,尤其是枪弹痕迹,一生7000起痕迹鉴定工作,闻名全国的特大要案1200余起,无一差错。这背后,是远超7000次的艰难比对,是远超7000次的推倒重来。

崔道植坚信,枪是有表情的。在任何现场,它都会通过不同细节呈现出神色各异的“表情”。刑事技术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而崔道植一干就是一辈子、一家子。60多年来,崔道植一心扑到工作上,把家庭重担全部交给妻子,把自己封闭在实验室里、显微镜下。2016年,82岁的崔道植为了能更好做痕迹鉴定工作,也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工作与生活,带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来到养老院居住,在养老院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边照顾老伴,一边工作。

崔道植的生活常态,就是一张桌子、一架显微镜、一盏孤灯。

家中灯光照亮他的刑侦事业

家中的灯光,办公室的灯光,养老院的灯光,外出办案宾馆的灯光。但凡有崔道植工作的夜晚,总会有一盏最晚熄灭的灯,一盏楼宇中孤独寂寞的灯。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崔道植独特的世界有滋有味,多姿多彩,他在其中与邪恶厮杀,为公道正名。每一次接近真相,都让他心潮澎湃,每一次鉴定成功,都让他热血沸腾。而能够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不仅是对党的忠诚和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更重要的是崔道植身后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就是他的家庭。

“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崔道植和妻子金玉伊结识于抗美援朝部队,两人退伍后一起来到哈尔滨。金玉伊在部队时就入了党,是一名同样拥有68年党龄的老党员,是黑龙江省医院的著名脑电专家。但是,她对崔道植工作十分支持,从不抱怨,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养大,教育成人。金玉伊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病情严重时,对周围的人几乎都不认识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她竟记得60多年前和崔道植谈恋爱时的歌曲《一个没有门牌号的客栈》。她还逢人就说:“我是崔道植,我要去公安厅检测枪弹痕迹”。

说起晚年的生活,崔道植提到最多的就是“幸福”二字,“年轻时候我欠她的太多了,到了晚年,得补回来。”由于常年忙于侦查,夫妻连一张合影都没有,直到退休,才在儿子们的“督促”下,全家拍了唯一一张全家福。

崔道植的家庭,用数十年的夫妻坚守和严格教子给出了一个完美的信仰答案,把对党忠诚植入家庭家教家风之中,植入夫妻的坚贞与爱之中,植入三个儿子的思想、心灵和行动之中。

儿子们的人生导师

崔道植以他特殊的人格意志感染着、带动着自己的家庭,其身体力行的家教模式也打造了与一般家庭不同的“警察家风”。

崔道植家风醇厚,通过言传身教,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人民警察,大儿子崔成滨是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刑侦信息化专家;二儿子崔红滨是省公安厅反邪教总队业务骨干;三儿子崔英滨继承“父业”,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事痕迹检验工作,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哈尔滨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原本想成为一名军官的小儿子崔英滨,后来是在父亲的教导下成为一名刑事技术警察。崔英滨说,“崔道植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人生导师。”崔道植教导儿子,经常说:“我的荣誉不是你们进步的台阶!”“工作中要知畏惧,守纪律,不要动歪心眼儿。只要党需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全力以赴。”

父亲的话,深深地烙刻在儿子崔英滨的心坎上,让他读懂了父爱——在父亲的心里,事业岗位就是生命,使命担当超越一切。这也成了儿子崔英滨心中融入职业生涯的初心和坚守。

“我们从内心里敬畏父亲,虽然对他老人家曾有很多不理解,但我们知道父亲是在做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崔道植长子崔成滨说,“可以说,这些年来我们对他‘爱恨交织’,但在支持父亲工作这一点上,却没有过迟疑。”

从起初的“不理解父亲”到后来的“渐渐成为你”,源于崔道植将“对党忠诚”的信仰基因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家庭。崔道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工作的勤勉作风,也让自己的家庭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醇厚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