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 切实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

湖北省妇联副主席 吴雁雁

 
  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是提高妇女地位的关键。我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女工的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我省城镇女性从业人员五年内减少了88万人,下岗职工中女性占到了50%以上;城镇女性在业率为62%,比十年前下降了20个百分点。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省各级妇联把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措施,摆在城市妇女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探索推动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有效途径,较好地维护了妇女的劳动权益。

  一、推动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优化女职工再就业环境

  帮助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政策是保障。近几年来,我们联合省政府相关部门,对下岗女职工的情况进行了3次专题调查,针对下岗女职工实现再就业中存在的合理需求,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97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劳动、工会、妇联等部门为失业、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职业介绍和就业训练机构,其收入全部用于再就业服务,不征税费。”这为妇联等部门积极做好再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环境。随后,我们又会同省劳动厅、省总工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反复磋商,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减免税费、贷款贴息、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1998年,我们联合省人事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优先聘用下岗职工到城镇居委会工作的意见》,目前,全省共有2000多名下岗女工通过考试、考核进入社区居委会工作。2000年,我们又联合省民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6个单位下发了《关于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推动社区建设和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近日,省政府又出台再就业优惠政策,规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获得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免交全部行政机关的有关收费(基金)以及事业单位代政府职能的有关收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依法纳税后,在缴纳地方税后,将会获得最高500元的补贴;下岗人员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3年内免征营业额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时享受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我们还促使省政府批转了《湖北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行意见》,积极配合劳动部门推广女职工生育保险工作,截止2001年底,全省已有73个县(市、区)182.1万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缓解了企业因招女职工加重负担的问题,有效地维护了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此外,省妇联还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协先后组织了4次全省性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和视察,配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劳动法》执法检查,并就检查中妇女反映强烈的有关劳动权益问题,呼吁和督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二、着力培训,提高女职工的再就业能力

  帮助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提高其再就业能力是关键。对此,我们着力培训,帮助下岗女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健全培训网络。各市妇联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培训网络,一般以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以当地的志愿者中各类技术人才为师资,分类办班。二是落实经费。主要途径是争取政府拨款,劳动部门支持,社会赞助,妇联自筹。去年我们积极争取了省财政每年5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各级妇联闻风而动,向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争取培训经费,培训下岗女职工8.4万人。今年以来,仅武汉市妇联就联合劳动部门举办下岗女职工培训班50期2000多人次,争取资金18万元。孝感市妇联对经培训上岗后又下岗的女职工实行“二次培训”,使她们很快又找到了工作。三是典型带动。择业观念是影响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靠典型引导,先后树立了不畏劳苦,下岗后从事屋面防水施工的周桂英,反跳农门的李冬梅,从事托老服务的朱跃红,从事家庭保洁的单敬玲,从事商贸服务的范玲玲,靠擦皮鞋起家,发展了300多家遍布全国擦鞋连锁店的胡桂萍,开办钟点工服务公司的陆玲红,兴办小饭桌的曹新云等,采用请她们作报告,印发事迹材料,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她们转变择业观念实现再就业的事迹,引导广大女职工自主择业,自谋出路,收到了树一面红旗,影响带动一批下岗女工再就业的效果。

  
三、广辟途径,帮助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

  一是立足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辟了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主渠道。1998年以来,我省各市州妇联以发展社区服务业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建立了一支以下岗女工为主体,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勇于竞争的社区服务队伍,发展了一批便民利民的特色服务项目,制定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打造了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巾帼”品牌。如孝感市妇联组建了七支由下岗女工组成的“七嫂”服务队(家政服务贤嫂队、社区服务管嫂队、市场营销商嫂队、学生托管护嫂队、手工制作巧嫂队、书报刊零售报嫂队、美容礼仪俏嫂队),开发了四十多个具有鲜明妇女特色的项目,使千余名下岗女工实现了再就业。黄石市从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托幼服务”入手,把创办幼儿园作为社区服务的突破口,1998年市妇联创办的天宝艺术幼儿园,入园幼儿500余名,开设班级12个,吸纳下岗女工52人,成为市教委认定的“一级一类幼儿园”。目前,该市各级妇联共建幼儿园14所,学前班9所,全日制小学1所,收学生2100余人,安置下岗女工379人,走出了一条办园(学)--服务--安置--创收的良性循环之路。截止目前,全省县以上妇联共创办社区服务实体1263个,创经济效益729万元,直接吸纳了2万余名下岗女工再就业。

  二是牵线搭桥,提供多方位服务。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关注和研究当地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多方牵线搭桥,通过专门在劳动力市场开设下岗女工再就业服务窗口、举办再就业赶集会等形式,为下岗女工及时传递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援助,鼓励下岗女工参与非正规就业、灵活性就业和自主创业,充实街道妇联、居委会、妇代会干部等。全省有6万余名下岗职工在妇联组织的帮助下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开展劳务输出,引导下岗女工走出家门创新业。去年,荆门市东宝区妇联组织580多余下岗女工到武汉、广州、上海、福州打工,并跟踪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及时为她们排忧解难。巴东县妇联也通过劳动中介组织,向广州、北京等地输送下岗女工500余名。鄂州市还有6名女工被输送到日本务工。黄冈市妇联突破传统的就业模式,积极引导城镇下岗女工到农村创新业,帮助近300名下岗女工承包荒山、土地、水面,创办种植园和养殖场,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田野创业明星”。如红安县畜牧局畜禽公司下岗女工周红娇自筹资金30万元,兴建养猪场和渔池,实行猪渔配套养殖,年出栏生猪450头,产成鱼5000公斤,创产值20余万元,纯收入8万余元,在广阔天地实现了新的人生价值。

  帮助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是妇联义不容辞的职责。过去,我们配合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很不够,下岗女职工再就业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性就业形势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帮助下岗女职工实现再就业,努力为政府分忧,为妇女群众解难。我们的主要打算和措施是:

  1、抓源头,加大教育力度,帮助下岗女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择业观念。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下岗女职工培训工作分类指导。完善培训--拿证--持证上岗的再就业机制,使培训工作逐步规范化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抓环境,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下半年,将由省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工会妇联参与,对再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此,在今年全省“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会上分管副省长已作了部署。

  3、抓发展,吸纳更多的下岗女职工参与 “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一是要选准一批女能人,引导她们按市场规则建立、发展一批巾帼社区服务实体,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扶持,使之加快发展,形成规模,提高效益,切实发挥其带头、带领、带动作用;二是我们将对巾帼社区服务实体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发展的对策,向政府建言献策,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建立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基金,以中国妇女基金会支持我省的妇女创业基金为基础,争取政府配套、企业及社会各界捐赠,进一步扩大基金来源,为发展巾帼社区服务实体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