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航天四院巾帼标兵陈晨
​用一次次“突破”助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4.04.24 字号:【

主人公心语

“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助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的。”

——陈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 李倩

在陕西省西安市郊某处的研究室里,身着白色实验服的陈晨正专注地看着不断生成的实验数据,在她的眼里,这些复杂凌乱的实验结果就像被打乱的线团,但她总能从中找到最为关键的那根“线头”。陈晨是航天科技四院四十一所的一位女科技工作者,从事预研技术和管理工作十多年,她也承担过多项背景型号预研或课题研究,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先后荣获陕西省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

航天报国 勇担创新急先锋

2011年,陈晨从华中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毕业,怀揣着航天报国的理想进入四十一所,致力于固体发动机设计研究工作。初入职场的她对固体发动机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在面对固体发动机图纸时感觉两眼一抹黑。之后,陈晨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恶补基础知识,主动参与各类工程实践,从最基础的拧螺丝画工图做起。同时,四十一所长期实行的“老中青结合”和“师带徒”模式,也让陈晨和同期的青年职工得以快速成长。

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力,使得陈晨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经常能够提出更加新颖的解决方法。在进行某型号喷管关键技术攻关中,陈晨闷头计算了3个月,最终设计出200余种模型,从中获得了一个最优设计方案,并实现型号应用;在她的努力下,该型喷管完成了上千台次摆动试验,无一例问题发生。

绚烂长空 巾帼撑起发展“半边天”

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航天人长期不懈努力的目标,走在技术攻关、创新创效前沿的陈晨,更是深知新质生产力中的“高质量发展”的分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必须做到的。”谈起新质生产力,陈晨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

随着专业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陈晨得以进一步参与多个重点型号预先研究工作,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她也逐步担任重大型号副总设计师、重大课题首席、重大项目技术负责人等重要职务。

2020年2月14日,刚刚休完产假的陈晨回到办公室第一天就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担任某竞标型号I级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师。这一任务让陈晨有些措手不及,在此之前她从未从事过总体工作,这一次不但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前面还有不容有失的竞标任务在等待着她。为保障产品研制要求,陈晨经常在各厂所之间奔走,一有问题她第一时间到场。在试验前的几个晚上,她经常半夜起来记笔记,满脑子都是产品的事。试验成功的那天,陈晨躲开欢庆的人群,一个人蹲在角落里痛哭一场,艰苦的付出在这一刻结出最甜的果实。

在开展某项新工艺探索时,陈晨力排众议,决定引入机器人自动喷涂设备。为保证试验件状态,需要在深圳完成自动喷涂工艺成型后立即送往洛阳进行检测。当日深圳大雨滂沱,陈晨抱着试验件在机场候机大厅焦急等待着。当传来可以登机的消息时,陈晨扛起试验件就向登机口飞奔,行李包落下也不管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沉重的试验件在我手中仿佛轻如羽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的检测结果证明,机器人喷涂成型工艺相较手工成型工艺更加稳定,特别是在大尺寸元件方面尤为明显。如今,该套工艺技术已在型号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薪火传承 群星璀璨耀航天征程

航天强国建设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如今,陈晨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基础创新“巾瑛”团队的负责人,正在成为固体发动机事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该团队由9名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女性硕博士组成,长期深耕于航天基础前沿领域,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不断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掌握某项材料的研究现状和高精度元件加工水平,陈晨与团队成员顶着近40℃的高温,在一个月时间内走进十几家高校研究所、工厂进行调研为了核对某重要试验的关键数据,陈晨和团队成员在试验台连续奋战两个深夜;在某重点项目关键技术攻关中,半年时间里陈晨和团队成员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从入职不满两年的新生力量,到在工作岗位上深耕十余年的资深专家,陈晨带领着团队每一位女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先后参与多个重要型号研制工作,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推动我国固体发动机性能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