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 各地快讯
湖南张家界多部门协作打造有温度的“妈妈工厂”
​帮留守儿童“留下妈妈守住爱”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3.06.06 字号:【

● 为解决留守妈妈和留守儿童的困境,张家界市妇联和武陵源区妇联大胆探索,建立起全省首家“妈妈工厂”,让妈妈们能够劳作创收与照顾老人小孩兼顾,目前已带动全区1463名贫困母亲脱贫致富,为“稳岗就业”贡献了企业样板

● 作为女性友好工厂,“妈妈工厂”还考虑到了女工子女的学习辅导难题,在公司基地打造起“妈妈教室”,教室配备完善了益智玩具和阅览室等,安排专业辅导老师或社会志愿者免费为孩子辅导作业,也为女工提升自身素质开辟了“第二课堂”

□ 邵伟

箱包、服饰、围巾、被面、壁挂……走进湖南张家界武陵源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乖幺妹公司”)的展厅内,各类土家织锦的产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展厅里,一款用土家织锦元素设计打造的时尚手提包,令乖幺妹公司总经理张甜甜引以为傲和津津乐道。6年前,这款手提包随同张家界土家织锦首次走出国门,亮相巴黎国际纺织面料展的T台秀,令世人瞩目。

而一年前,另一件大事同样发生在乖幺妹公司。2022年7月,在张家界市妇联,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区妇联等多方努力支持下,湖南省首家“妈妈工厂”在乖幺妹公司挂牌成立。

此后,为解决“留守难题”而诞生的“妈妈工厂”,帮助一个个留守儿童留住了妈妈,留住了爱的陪伴。

赚钱带娃两不误

捻线、牵线、捡花、挑织……在“妈妈工厂”,36岁的向化秋在织机前熟练地忙碌着。

作为一名妈妈,家庭与工作如何兼顾,是外出赚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还是陪伴孩子共同成长?这个问题曾经一度困扰着向化秋,难以抉择。

然而,“妈妈工厂”的诞生,为像向化秋一样的妈妈们给出了新的答案——“留下妈妈守住爱”。

“感谢‘妈妈工厂’给我们提供的工作岗位,让我们既照顾了孩子,又能在家门口挣得一份收入。”向化秋说,有了这份工作,再也不用到外地去打工了。

前些年,为了生计,家住张家界市桑植县竹叶坪乡郑家峪村的向化秋,随着南下务工大军,远赴广东打工。结婚生子后,孩子成了她心里最大的牵挂,“现在好了,‘妈妈工厂’建到了家门口。”

怎样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是不少农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张家界市妇联和武陵源区妇联大胆探索,在乖幺妹公司建立全省首家“妈妈工厂”,让劳作创收与照顾老人小孩兼顾,实现“小家平安、社会和谐”,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底板”,妇女赋能的“加油站”。

随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两级政法委将“妈妈工厂”列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特色品牌重点推介。张家界市妇联、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多次现场调研,解决“妈妈工厂”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区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企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60万元,促进企业与金融部门合作,帮助公司解决扶贫、乡村振兴信用贷款近800万元。

近年来,乖幺妹公司“妈妈工厂”带动全区1463名贫困母亲脱贫致富,为贫困母亲分红540万元,发放就业资金870万元,累计培训学员2100多人次,为“稳岗就业”贡献了企业样板。

乖幺妹公司创始人丁世举表示,公司将致力在“妈妈工厂”上进行更多有益探索,为解决留守妈妈和留守儿童的困境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妈妈们不用再像候鸟迁徙一般离开孩子在外奔波,而是吸引更多的妇女返乡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生机活力。

孩子健康成长的开心乐园

六月的武陵源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而“妈妈公寓”301室内却特别凉爽。这间约25平方米的公寓是公司免费为向化秋和11岁的儿子提供的住房,里面配备了空调、热水器,以及厨房和卫生间。“房间非常的安逸舒适!”向化秋开心地说。

针对部分女工离家较远,没有时间陪伴、照顾孩子的情况,乖幺妹公司改建完成了16套“妈妈公寓”。“供离家较远的女工带孩子住宿,一家一间房。”张甜甜介绍,“妈妈公寓”为妈妈们照顾和陪伴孩子提供了便利条件,“女工和孩子除了可以在公司大食堂免费享用‘爱心餐’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公寓里单独做饭。”

为方便妈妈女工接送孩子上下学,2022年,武陵源区委区政府为乖幺妹公司协调了4000平方米的新生产基地,整体搬迁至索溪峪街道喻家嘴社区,位于武陵源区一中、索溪中心学校、索溪中心幼儿园3所学校的中间点,距离3所学校都只有5分钟左右路程。

“我家孩子念小学五年级,就在旁边的索溪中心学校上学。”向化秋说,由于学校离得近,儿子每天都可以自己上下学,“太让我省心了,一点儿不耽误上班。”

“‘妈妈工厂’目前有员工126名,全部为女性,80%的女工都是带有未成年子女的妈妈,共86人,这其中,常年带孩子上班的妈妈有34人。”张甜甜介绍,作为女性友好工厂,“妈妈工厂”还考虑到了女工子女的学习辅导难题,“农村很多孩子放学后,常组团出去玩耍或在家看手机、玩游戏,有诸多不安全因素,大部分妈妈因自身文化程度有限,也无法辅导孩子学习。”

为此,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推行“四点半”课堂,即学校放学后,由公司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将孩子们集中起来进行课外辅导。有了新基地后,公司将“四点半课堂”提质升级为“妈妈教室”。在“妈妈教室”里,配备完善了益智玩具和阅览室等,安排专业辅导老师或社会志愿者免费为孩子辅导作业,也为女工提升自身素质开辟了“第二课堂”。

为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武陵源区妇联捐赠了2000元的图书,在“妈妈工厂”建起了图书室。每逢节假日,区妇联会组织巾帼志愿者,陪伴孩子们开展阅读、游戏等益智活动,这里便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开心乐园。

技能培训助妈妈“为爱回家”

土家织锦俗称“打花”,又称“打花铺盖”,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土家织锦有传统图案400多种,现留存于世的有180多种,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为更好地传承非遗、实现“留下妈妈守住爱”的目标,切实改变当地妇女家庭和工作不能兼顾的情况,解决“陪读妈妈”家门口就业增收难题,今年3月至4月,市、区人社、妇联依托“妈妈工厂”,组织开展了土家织锦能手就业培训,帮助妈妈们实现“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的愿望,同时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张家界市妇联副主席聂立群介绍,首期100余名农村妇女免费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家族织锦技能培训,合格后直接上岗就业。全程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可获得1200元至1800元的培训津贴。

为更好满足全区“留守妈妈”就业意愿,解决“留守妈妈”找工作信息不对称、求职门路窄、就业不稳定等问题,武陵源区妇联主席胡晓曦表示,武陵源区将依托“妇联+人社+企业”共建模式,创建“妈妈零工”市场,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在培训、劳务、服务、关爱上多维度下功夫,企业主打产品品牌,部门主打服务品牌,让“留守妈妈”找工作不再难,在劳动创收的同时更好地照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