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今日看点
牢记殷殷嘱托 携手砥砺奋进 重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2.08.19 字号:【

□ 重庆市妇儿工委副主任 重庆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万相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领导全市各级妇儿工委及成员单位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妇女儿童事业取得历史性新成就,2000万山城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坚持党政主导、齐抓共管,夯实事业发展“四重保障”。妇女儿童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最根本的保证。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始终把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勠力推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保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并研究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建立群团联席会议、妇儿工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全市“十二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均将妇女儿童事业以专节形式纳入,擘画阶段目标,部署重大举措。二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率先颁布实施《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全国家教立法提供了鲜活经验。修订出台《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10余部政策法规。市人大适时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执法检查;68件法规政策通过性别平等评估,近2000件规范性文件通过合法性审核。三是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妇儿工委“部门联动、监测评估、督导检查、能力培训、宣传信息”五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签署“成渝妇儿工委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妇女儿童事业在“双城记”新格局中协同发展。纲要(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区县、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发展。四是强化发展经费保障。妇女儿童事业专项经费“1元钱政策”巩固延续,经费标准增长到人均3元,十年累计拨付超3亿元。建立拓展多渠道经费筹集模式,累计投入6000亿元支持妇女儿童教育、医疗等项目建设。

二、坚持男女平等、全面发展,助推妇女发展“四个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促进妇女自身进步与发展。一是女性健康服务更平等。不断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妇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1.6岁。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至9.52/10万。806万名农村妇女接受“两癌”免费筛查,1.3万名贫困患病妇女得到救助。二是女性教育更平等。积极推进教育性别公平,女生义务教育巩固率逐年上升,高中阶段教育女性毛入学率达到98.4%,较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生连续十年超过半数,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三是女性就业更平等。建立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约谈机制,严厉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案件,就业性别歧视逐步消除。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科技人才中女性占比达45%,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明显提升。四是女性参政更平等。建立女干部培养“五个协同”机制,更多女性参与决策管理。女性公务员占比较2010年提升3.2个百分点,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占44.3%。村委会、居委会委员中女性占比较2010年实现大幅增长。

三、坚持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实现儿童发展“三个优先”。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部署工作中优先考虑儿童利益和发展需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儿童的理念,公共服务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一是儿童健康优先供给。建成儿童保健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标实现大幅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六年控制在10‰以内。二是儿童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巩固在88%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态势凸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三是儿童福利优先保障。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居西部地区前列。建立儿童福利机构14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7个,儿童福利范围不断扩大,孤儿养护、残疾儿童康复关爱水平不断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精准维权,推动权益保护“三个深化”。“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与维权两手抓,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一是深化机制健全。创新建立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多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关爱服务和侵害预防、风险摸排和发现报告、联动办案和帮扶救助、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机制、侵权案件推进工作督察”维权工作“五项机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二是深化实事维权。100%村(社区)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基层全覆盖。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机构1.2万余个,办理调解案件3万余件。近12万名妇女儿童得到法律援助。三是深化特殊关爱。从学前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贫困妇女儿童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89.3万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全部如期脱贫。农村留守儿童数降至15万人,全覆盖开展五轮困境儿童心理团辅和个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有效关爱保护。

五、坚持重点发力、改革破难,促进共建共享“三个融合”。群团改革试点,是党中央交办给重庆的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试点、持续深化妇联改革,不断优化新时代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一是与社会环境相融合。全面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党校、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男女平等成为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大力宣传儿童优先原则,首批建立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儿童工作率先进入“智库时代”。投入经费3000万元,推动“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打通服务基层妇女儿童“最后一公里”。二是与家庭建设相融合。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参与“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700万群众参与“最美家庭”寻找,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加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校社共育,建立各类家长学校1.5万个。三是与改革成效相融合。全市各级妇联在拓展组织、夯实基础、创新方式、完善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横向在新领域、新业态建妇联组织1286个,纵向建妇女小组7.2万个、妇女微家1788个,妇联执委增加至15.8万人,基层妇联活力不断激发,工作格局更加开放,妇女儿童归属感、认同感更强。

奋楫新时代,扬帆再起航。2021—203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颁布实施,新十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篇章已全面开启。全市各级妇儿工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行千里而积跬步,致广大而尽精微,团结动员全市广大妇女儿童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