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我的岗位,代表中国!为了这,必须高标准!”
——首都空港贵宾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引领女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2.12.13 字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北京首都机场是“中国第一国门”,是各国旅客抵离中国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贵宾服务保障更是民航服务保障工作窗口中的窗口、标杆中的标杆,首都空港贵宾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宾公司)多年来以安全、顺畅、便捷、愉悦的服务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民航服务的魅力,为世界各国来宾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难忘的最后印象,曾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全国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

凝心聚力 立足岗位创佳绩

贵宾公司频频获得赞誉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优秀的女员工多年来在岗位上的尽职尽责。贵宾公司是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现有员工1816人,其中女员工占比77%,每次面对重保任务时,她们都能勇挑重担,不辱使命。

李思莹是贵宾公司众多女员工之一,作为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爱心休息室的一名问讯员,帮助老人、孕妇、残障等特殊旅客,是她的日常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常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但她服务的质量却一点儿没打折扣。2019年加入“国门大使”爱心服务团队以来,李思莹始终把为老人、孕妇儿童等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暖心知心的服务当作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让她自豪的是,和“国门大使”团队其他成员一样,自己为旅客提供爱心服务,也为不少初次坐飞机的旅客尤其是不太懂自助值机的老人增添了特别的温暖。

被同事们称为“铁人蒋”的蒋晓颖是贵宾公司服务中心东区国际服务室主任。从2008年到2022年,十几年间,她从一名普通服务员成长为服务中心T3国际服务室的主任。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北京举办,贵宾公司为此专门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方案。蒋晓颖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倍感压力,她不仅要保障贵宾“高兴地来,满意地走”,还要保证员工“零感染”。以前每逢重大接待,员工们总是把最美丽的笑容和最得体的妆容展现在贵宾面前。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工作人员全都穿上包裹严实的防疫服。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姑娘们给防疫服画上笑脸、用手势比出爱心,向旅客们传递热情与温暖。每一位员工都深知:“我的岗位,代表中国!为了这,必须高标准!”在蒋晓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奥运贵宾服务保障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蒋晓颖也因此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令蒋晓颖难忘的是,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登机前,转身回来和在场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还亲自把奥运徽章一一别在大家的胸前。正是因为她们真诚、高质量的服务,北京冬奥会再次给世界各国的旅客们留下了美好回忆。

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像贵宾公司这样的机场服务保障单位,分布于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的候机楼服务、安全检查、客运、机场运行指挥、医护、信息技术等岗位中,以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打造首都机场“第一国门”服务品牌,为民航发展增光添彩。

多措并举 用心用情当好“娘家人”

高质量的服务品牌,既源于员工敬业,也有公司加强各方面机制建设的叠加效应。

贵宾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红芳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公司一直倡导事业、家庭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理念。在党委的支持下,贵宾公司大力引导女职工提高自身修养,最大限度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帮助职工做好工作和家庭的权衡和划分。

多年来,贵宾公司的女工委积极发挥作用,用心用情当好女职工的“娘家人”。为找准解决好女职工的痛点、难点问题,女工委对女职工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创新机制,采取更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充分调动、保护和发挥好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推动贵宾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公司中占比高的25~35岁女职工,女工委大力推进“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重点聚焦晋级晋职等职工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帮助职工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助力广大职工实现“职业有发展,工作有快乐,生活有品质”的目标。

女工委还通过设置单独空间、利用窗帘隔断等形式,在员工休息室、办公区域等场所,为产后妈妈们开辟独立空间的“妈咪小屋”。小屋内配备冰箱、消毒锅、储物柜等设备,还专门购置了育儿书籍、充电器、小音箱等物品。目前,贵宾公司共设置爱心妈咪小屋十余处。不少女员工告诉记者,这些举措让女职工切实感受到公司的人性化关怀,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员工们也把“妈咪小屋”称为产后妈妈的“温馨港湾”。

多措并举,解决女职工后顾之忧,大力支持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严格落实女职工假期权益。如今,在公司用情用心的机制建设保障下,贵宾公司的每一位女员工都发自内心地履行使命:“工作时,我深知我的岗位,代表中国”,肩负这样的使命感,贵宾公司正凝心聚力,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