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特别关注
神舟十二平稳“着陆”背后的“巾帼女匠”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1.09.23 字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越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在着陆成功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巾帼小分队”,她们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不可缺少的岗位上,有来自研究室的设计师,也有来自一线车间的技能高手。今年,这群“巾帼女匠”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她们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是神舟飞船“刹车指令员”的研制人员,她们的任务是“叫停”神舟十二号。

“着陆时的一瞬间,你能看到呼呼地冒出一团火,这就是反推发动机使它可以‘软着陆’。”设计师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张晓微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形容道。

“刹车指令员”是神舟飞船的关键设备。在神舟十二号回家的最后阶段,位于返回舱底部的“刹车指令员”正精确测算着返回舱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信息。在接近陆地的最后一刹那,给出刹车指令“叫停”,让神舟十二号在反推发动机反推力的作用下平稳着陆,让航天员安全稳稳着陆。

在这项任务的背后,藏着一项项最细微的工作,从设计到装配,6位平凡的女性通过自己的严谨和创新,亲手编织出了她们心中的“航天梦”。

“差之毫厘可能让整个工程前功尽弃。”回忆起研发过程,张晓微感慨颇多,她们克服寒冬与酷暑,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讨论,成功的背后是整个团队无数的心血。“熬夜是常事,遇到瓶颈期时甚至两三个月睡不好觉,但我们团队都非常团结,大家都是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没有一个人抱怨。”

张晓微与男同志一起在节假日连续加班,主动值夜班,在试验过程中认真全面记录,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解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工作多年,张晓微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在工作中,我习惯把每个东西核对三遍,生活中也不由自主这样做,同时不断提高效率,今天能完成的事情绝对不会拖到明天。”

在工作中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老师傅们有绝活。“刹车指令员”伽马射线可以穿透地表植被,让它精确测量返回舱底部距离地表的高度,精度达到厘米级,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需要严格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操作装配“刹车指令员”的安全性,全国技术能手、集团首席技师景凤霞对屏蔽射线的屏蔽体支架进行了设计改进,大幅提升产品操作便捷性,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和健康。

“耐住性子、勤想招。棘手的活儿,大家都习惯了。”有着20余年经验的电装技师陈宁说,她们所在的产品装调部,承担着产品生产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一线工匠的苦功夫和狠劲正是保障航天任务的大“后墙”。

在研制过程中,陈宁开拓性地提出新的操作思路,一举解决装配、调试过程中立体组装板间不易检测及其拆装过程中引线受力问题,为后续装配、调试工作带来了便利。她在“立体形状半刚性电缆组件制造工艺研究攻关”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中国科工集团工艺创新一等奖。

“刹车指令员”进入产品的装调工序后,有几百根导线需要压接、布线、绑扎、焊接和防护。而这项工作,离不开细心手巧的“女匠”。在她们看来,电装接线就像“绣花”,精神要全神贯注,手法要快准稳,操作流程要熟记于心。

导线压接的方式是坑压式,压坑的力度稍有偏差就会对刹车指令的精准度产生很大影响,为此,成员们做了上百次试验来确保导线压接的可靠性。由于导线绝缘层材质又软又薄,相当于糖纸厚度的一半,为了避免手指划伤材料,大家把手指甲都快剪秃了。

其中有多根两米左右、结构复杂的多芯电缆,让成员们吃了不少苦头。电缆需“穿”上多层保护套,而每层的护套又紧密关联,层层护套的端口都要平齐、内部不能有褶,材料不能有任何破损。既要捋顺电缆,又要穿好护套;既要小心翼翼,又得使上力气,稍有差池就要重来一次。在赶任务的日子里,几名女匠进行着上百次的手工压接操作,双手又红又肿。

除了神舟十二号的任务,团队还先后保障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探月工程飞行任务。当问起在地球着陆和在月球着陆有什么区别时,张晓微笑着耐心说:“它们是相反的,一个是反推发动机,一个是关机敏感器。”对她来说,这份工作不仅给她带来了成长,还让她收获了许多感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职业,看着把航天员们安全送回来,真的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在那一瞬间,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