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特别关注
无脚踏出脱贫路,无手撑起半边天
——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残疾夫妻自强不息织就致富梦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1.04.02 字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让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心里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真的很高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期望,我们会好好生活、发展生产,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对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的这对残疾夫妻来说,笑对生活,是他们的人生本真。

在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身残志坚的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张顺东说:‘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还有手,去想去做。’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多年来,张顺东和李国秀凭借“一只手+一双脚”相依为命、自强不息,在战贫斗困中奋发、奋斗、奋进,书写了“无脚踏出脱贫路,无手撑起半边天”的感人事迹。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

张顺东和李国秀来自乌龙镇不同的村子。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双手;张顺东6岁时误抓电线,右臂伤重后截去,双脚也留下伤口,后来双脚又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

因为都是一级残疾,在常人眼里,张顺东和李国秀并不适合组建家庭。

“当初,我到她家提亲时,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无法生活。”张顺东说,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她,组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结婚后,他们经历了短暂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家里贫穷、住房破旧,感觉“日子过得像爬大山一样难,两人想死的心都曾有过,觉得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国秀常常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亏欠,就是不能给孩子一个拥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双手抱大的,而我家的两个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过不去。”这是张顺东经常对妻子说的一句话,简单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夫妻间浓浓的情谊。

如今,每天早上7点,当整个村子还在沉睡时,张顺东夫妇就已经起床了。他们虽身患残疾,但张顺东坚持每天打扫院子,而李国秀也会精心为自己梳洗打扮一番。半小时后,他们骑上代步三轮车,前往地里准备干农活。一天下来,他们要打整土地、喂养牲畜、拔菜洗菜、炒菜做饭、绣十字绣等,而这些在正常人眼中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活计经常需要夫妇二人共同完成。

在地里干农活时,张顺东负责挖红薯,他单臂举起锄头,用力挥下,把红薯刨出,李国秀则把篮子放倒,用脚夹起红薯,准确地扔进背篓;而炒菜做饭时,张顺东则用他仅有的一只手掌勺,李国秀在一旁用脚稳着炒菜锅的锅把,很多正常人都自愧不如。

汗水浇灌,梦想开花

1994年女儿张光琼出生后,家里日子更难了。李国秀用脚抹把泪:有时一分钱都没有,觉得日子太不如人了,别人能收谷子自己不能收,栽秧的时候找不到人帮忙,两个人急得直哭。

“别人掉几颗汗珠能干完的活,我们得湿几层衣裳、多磨出几个血泡才行。”这是夫妻俩的切身体会。天刚亮两人就下地了,种玉米时张顺东在前面刨坑,李国秀在后面下种;收玉米时丈夫在前面掰,妻子背着篓在后面接。在娘家没切过菜的李国秀,练起了双脚基本功。慢慢地,她双脚能切菜、能绣花、能下种。双脚穿针引线,绣出的花像真的;芝麻粒大小的菜籽,她能用脚趾夹起来。

2013年,女儿张光琼读高三,日子也到了最难的时候。对于靠种植养殖和小生意谋生的张顺东夫妇来说,一万多元的艺考、学费、绘画用品是笔巨款。咬紧牙关,家里多养了十几头猪,多租种了几亩地,没日没夜地干,“女儿考上大学,我才觉得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有了盼头。”李国秀说,“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

此时张顺东左脚脚跟发炎,伤情不断恶化,到了必须截肢的地步。“钱花在了医院,你上大学怎么办?”女儿劝他去做手术,张顺东直摇头。女儿说:“书我不读了,我要出去打工!”张顺东、李国秀又气又爱,一家人哭作一团。

这一年,张顺东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他做了左脚截肢手术,根据有关政策,两万多元的手术费,自家只出了800多元。张光琼永远记得:我读大学,是爸爸用脚换来的。

2015年因劳累感染,张顺东右脚也保不住了,2017年因为没日没夜在建房工地干活,张顺东的右腿又做了一次截肢手术。

尽管生活夹杂着刻骨铭心的击打,夫妻俩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政策虽好,不能躺在国家怀里,把日子过好才对得住帮扶。”

干中熬熬中干,苦日子有尽头

新的生活,慢慢来到身边。从2006年起,张顺东担任坪子村残疾人联络员,服务全村130多名残疾群众。办证件、领器具、传材料、讲政策,张顺东干得认真投入。

国家对残疾人有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伤残等级不同补贴不同;农村许多残疾人还不知道去办理残疾证,政府就登门办理送证上门;有的残疾人可以领辅具,辅具可维修更换……这些都是张顺东的工作,每月补助他224.5元。

在干中熬,在熬中干,苦日子就有尽头。坪子村共有807户,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达420户。但在最早脱贫的几户里,就有张顺东家。2020年,张顺东家年收入两万多元。

如今,在各方的关心帮助下,张顺东成功安上了假肢;女儿顺利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正在靠勤劳的双手实现务工增收。张顺东还买了一台电脑,积极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希望把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梦想在汗水浇灌下总会开花。2018年,张顺东家成为云南省表彰的“光荣脱贫户”;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同年还获得“全国文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党的政策好,我们很幸福。”张顺东说,妻子用双脚一针一针绣出了“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忆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4幅刺绣,字字句句都是心里话。

虽然生在大山、活在大山,虽然身体残疾出行艰难,但张顺东的心却与国家相连,与世界相连。农闲时,张顺东会经常刷央视的抖音号、看看国内外新闻,关心国家政策和世界大事,在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的谈话中,侃侃而谈当前的国际形势,谈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言语间透出一股浓浓的自豪。

“干活、干活,不干怎么活?”张顺东笑着对记者说,“幸福来源于劳动,只有劳动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张顺东和李国秀坚信,一根草顶一颗露水珠,只要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每个人都会像小草一样活下来,残疾人一样能够脱贫奔小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