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迟力峰:在科研长征路上用“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1.11.22 字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迟力峰:在科研长征路上用“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今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这说明我们女性在科学界的力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迟力峰今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院士这一代表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对自己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迟力峰致力于基础研究三十多年,主要通过研究分子在表界面的行为,来构建新结构、实现新性质、合成新物质。迟力峰表示,对她来说,此次当选为院士无疑是“科研长征”路上的一个新开端,将鼓舞她在基础研究上继续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享受待在实验室里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对迟力峰来说,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她多年来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在科学探索中,基础研究成了她毕生追求的事业。

“我的研究方向是表界面分子组装及反应。表界面是指不同物质形态间的接触面,既是一种微观,也是一种宏观的概念。这方面的类研究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离不开表界面,上至飞机轮船,下至手机电脑不粘锅,到处都有表界面问题。”在基础研究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迟力峰觉得自己的研究工作使命所系,责任重大。

迟力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77级”,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从读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起,她开始从事分子和表界面方向的研究,从此便扎根这一领域三十余载。2012年,迟力峰从德国回到苏州大学,在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学院成立自己的实验室。

“从事科研工作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实验室就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战场’,我很享受待在实验室里的感觉,看分子在表面上发生的各种‘神奇’行为,令我着迷。”迟力峰说。

从事基础研究三十多年,迟力峰对自己的领域有着别样的感受和看法,“基础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与其他科学研究不一样,基础研究常常并不能用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来形容,它更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要对自己的研究拥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始终保持对自己关注点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保持不竭的研究动力。”

以敬畏之心研究探索科学成果

回首走过的科研岁月,迟力峰坦言,无论自己在国外,还是回到中国,回到苏州大学,她始终对科学抱有一颗热爱之心。

对自然的敬畏、对研究的执着,让迟力峰在求真求实的道路上收获更多历练和成长。

“我在德国工作期间,与我国表面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的同行们有很多交流与合作,参与组织了双方基金委首个重大联合研究项目。”迟力峰说,她在界面组装、反应和表征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并因此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2017年7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46届学术大会暨第49届代表大会在巴西举行,迟力峰在会上荣获了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据了解,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表彰全球在化学或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性科学家的奖项,每两年仅颁发给12人。它不仅要求获奖者在科研上有较高的成就,同时也要求获奖者能够积极参与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促进学术间的交流。

迟力峰提出表面晶格调控的分子组装反应方法,从单键层次获得了表面对分子选择性活化的新认知;利用表面结构效应和分子定向组装,实现了正构烷烃的选择性脱氢、聚合及烯烃化;揭示了单晶表面对分子选择性活化与偶联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介观尺度分子长程有序组装方法……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迟力峰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迟力峰在包括Science、 Nature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450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一部,主编《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一册,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不遗余力培育新时代科研人

短发、大眼睛,经常干练地穿梭于实验室,说起话来亲切可人,这是迟力峰留给大家的印象。

“传帮带是每一位科研人的职责,无论我的工作有多繁忙,只要学生有疑问,我都会耐心地解答。”迟力峰说,虽然自己从事科研工作,但也兼具师者职责,老师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迟力峰务实钻研、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的鼓励下,学生们也以她为榜样,在自己的学习领域不断钻研。多年来,迟力峰培养博士生30多名,多人获得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投身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迟力峰表示,希望青少年学子们一定要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投身科研一线,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用“科技梦”助推“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