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聆听内蒙古奋进足音:“多彩”小康路在草原上越来越长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0.07.31 字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王永钦 高丽

7月,广袤的内蒙古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最令人陶醉的季节,淳朴敦厚的百姓一边感受着惬意的气候,一边为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忙碌着——

农民杨红娟,在自家的马铃薯原原种大棚里查看秧苗的长势;牧民阿拉腾毕力格,整理着图书馆里新增的蒙古文图书;蒙古族刺绣传承人额仁其其格,在指导慕名而来的多位学员刺绣;牧民吉日嘎拉图,正开着割草机收割肥沃的绿草……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无论在草原还是农田,城市还是乡村,内蒙古群众一个个动人的奔小康故事,一个个因地制宜的致富项目,一张张绽放的幸福笑脸,让人感受到他们在小康路上奋进的热情和足音。每个个体都在用自己奔腾的热血演绎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动人故事。

利用优势资源奔小康

由于地处生态脆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土地贫瘠、旱灾风灾频发,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乌兰察布市一直是内蒙古贫困高发地区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这里,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感受到的是百姓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奔”日子的劲头儿和决心。

记者见到张效玲时,她正在自家的实验田里忙活,几百平方米的大田共有12个辣椒品种,每个品种用相应的标牌区分,“每回都是这样,要推广一个品种的蔬菜,我就先在自己地里做实验。”实验成功,百姓受益;实验失败,自己兜着。这样的实验,张效玲已经做了几十年。

65岁的张效玲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南村总支副书记、蔬菜协会会长。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40年如一日地跟菜“较劲儿”。

为了孕育更好的蔬菜品种,她多年不辞辛苦前往各地考察、学习,回来实验;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知识,她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科普培训;为了打开蔬菜销路,她多方打探为农户提供蔬菜市场信息并组织销售,在她的提议下,占地30亩的南村蔬菜批发市场成立……

目前,南村已建成日光温室595座、冷棚13座,蔬菜种植面积4200亩,每年交易蔬菜两万多吨。“单单卖菜,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就在1.4万元以上。”张效玲开心地笑了,村民也笑了,“只要张会长在,我们都特放心”,在村民心里,张效玲宛如一枚“定海神针”。

2019年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成为产业脱贫典型村。如今的南村,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观光旅游区正全面铺开。

“看这个苗下面的‘金蛋蛋’,只要超过三个就能挣钱。”杨红娟在大棚里拔出一颗土豆苗,几个小小的土豆就从土里冒了出来,就是靠着这一个个小土豆,杨红娟家走上了富裕之路。

杨红娟是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村的媳妇。生了3个孩子后,本来不富裕的日子变得更加贫困,甚至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杨红娟决心改变命运,她在工地搬过砖、开过搅拌机、在油坊厂扛过麻袋、当过超市售货员……尽管肯吃苦,但一年下来,她和丈夫两人的收入也只能勉强度日。

2019年,喇嘛板村引进了北京三和希森马铃薯种业基地,建起马铃薯原原种大棚107座,杨红娟夫妇大着胆子承包了两座。通过政府的小额贷款政策,办理了2万元产业扶持金融贷款。靠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用心学习,半年下来,纯收入竟然达到6.2万元,成为村里包大棚农户中的“状元”。当年,喜出望外的杨红娟还清了贷款,又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彩钢房,开起了小卖部和小吃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杨红娟还被评选为商都县“脱贫之星标兵户”。

“五彩”文化产业助小康

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下,文化产业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当地百姓通过自己深爱的民族文化项目,助力幸福生活的故事。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希利嘎查,有一座由7000多块刻着蒙古文书籍名称的山石垒成的独特敖包,牧民们称它为“书敖包”,用于祭祀新书。这里还有一座藏书6万多册的大型蒙古文图书馆,由三座蒙古包式主体建筑组成。让人不禁惊叹的是:这6万多册图书、这些建筑和“书敖包”,都是由当地一个普通牧民收藏和建造的;这些藏书他自己大部分都读过;他前后投入300多万元,最初的投入还是借来的……

他的名字叫阿拉腾毕力格,只因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便一腔热血做了这件“大事”。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他的书敖包、图书馆已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更拉动了当地牧家乐的增收创富。

在阿拉腾毕力格的图书馆,每一本陈列的书籍上都放有白色的哈达,这代表着主人对书籍的崇尚和敬仰;在他家门口辽阔的草原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几个红色大字傲然矗立……阿拉腾毕力格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起初就是希望牧民们可以多看些书,而今,他秉承初衷,希望书籍能够影响草原上的每一名牧民。

在额仁其其格的工作室,八九名学员正在埋头刺绣,额仁其其格老师不时上前纠正。蒙古族刺绣工艺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晶,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额仁其其格正是蒙古族刺绣的传承人。

为了将这“五彩丝线”传承下去,从2011年开始,额仁其其格开办了民族刺绣培训班,免费为有兴趣的学员授课,“很多喜欢刺绣的姐妹都来找我学,现在总共带了300多名学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能创收,额仁其其格在学生中统计的数字是: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

工作室里,头饰、坎肩、马靴、首饰包等刺绣成品陈列在展台上和模特身上,颜色古朴鲜艳、工艺精致独特。一边绣花、一边传承、一边挣钱,“五彩丝线”描绘着百姓心中的幸福生活。

坚持绿色发展迎小康

绿色,是内蒙古大地的美丽容颜,更是它的底色和价值。多年来,自强不息的内蒙古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绿增色、以绿生财、以绿造福的发展理念。

在这里,记者感动于为绿坚守的治沙人,敬佩于因绿致富的带头人。

从市区驱车近两个小时,沿途经过大片的沙地、草地,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的一名普通牧民——吉日嘎拉图的家,吉日嘎拉图和爱人敖特根格日勒正在门前割草,肥沃的草地让人无法想象30多年前的场景:大片大片的沙地寸草不生,房子几乎被大风吹来的沙子吞没,吉日嘎拉图两口子每天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背回沙蒿和沙柳,但依然抵抗不住肆虐的沙暴……

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微薄的家庭收入,让夫妻二人坚定了治沙的想法。在最初的5年里,他们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在不断积累经验后,终于将一棵棵沙蒿和沙柳“搬”到自家沙地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1.4万亩的沙地几乎都变成了草场;“粮食”的丰裕让吉日嘎拉图家牛羊成群——200多只羊,50头牛;每年近20万元的纯收入,一家人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吉日嘎拉图一家是毛乌素沙漠勤劳、坚韧的牧民们的缩影。在这里,正是一个个“愚公移山”般的故事,造就了毛乌素沙地的“绿色传奇”。

同样居住在毛乌素沙地深处的牧民哈斯巴亚尔家,门前却有着内蒙古西部罕见的、完整的原生态天然草甸草原——巴音淖尔草原。记者到访的当天是周六,草原上骑马、射箭、拍照的人络绎不绝,“今天中午就有100多人前来住宿,因为疫情,这还比往年少了一些呢。”哈斯巴亚尔说。

从2015年开始,头脑灵活的哈斯巴亚尔率先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整合出3800亩草原旅游区,适度放养以免破坏草场,他经营的牧家乐去年接待游人10万人次,收入300多万元。

因绿致富的哈斯巴亚尔不忘乡亲,他先后带领周围11户30多人参与到合作社中,共同发展旅游业,仅仅每年旅游季节的三四个月,每人就能增收两三万元。

哈斯巴亚尔深知草原的珍贵,为了让游客近距离接触草原,又不会随意践踏破坏草场,他组织牧民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800多米的木栈道。同时组织志愿服务队,在每月的7日集中进行环境治理。“草原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永远心存敬畏。”哈斯巴亚尔感慨道。

在巴音淖尔草原的木栈道上,马头琴交响乐团演奏着悠扬的民族歌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奏响了新时代牧民的新生活。

记者手记

农民杨红娟,现在又有了新想法:领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希望有更多牧民因知识而“富足”;蒙古族刺绣传承人额仁其其格的愿望是,让刺绣文化得以更好传承;牧民吉日嘎拉图,想要世代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草地……

这让人不禁畅想,这是一片何等神奇的土地,能够孕育出那么多不平凡的个体,他们的坚韧、执着、勤劳、质朴是出自怎样的情怀?

答案只有一个——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文化的热爱,对草原的热爱。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每一位奋斗者,都会走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