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调研思考
记忆、传承与发展:以性别研究推动性别平等主流化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0.11.24 字号:【

■ 何笑漪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招收女生100周年。近日,“记忆、传承和发展:庆祝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彭珮云,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原主任郑必俊教授、原副主任陶洁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发来贺词。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主办。与会学者围绕“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历程回顾及展望”“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共助性别平等主流化”“女性研究的传承和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30年来,中心从初创期到建设期再到发展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女性研究课程,培养了跨学科的女性学专业人才。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100年前率先开启男女同校先河,先后培养了屠呦呦、樊锦诗等一大批优秀女性的历程。她认为北大妇女中心成立30年来,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扎实推进北京大学女性研究和女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高校中发挥了辐射作用。她提出,中心应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立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引领女性学研究,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增强全球妇女事业的合作。

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谭琳基于多年来与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合作与交流,提出四点值得记忆和传承的经验,即历史视角、国际视野、学术态度和社会责任。她称赞中心秉承历史和国际视野,既能将中国当代妇女问题植入中国历史,又积极搭建各类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在分享国际妇女经验的同时讲述中国妇女发展的故事,在妇女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丰硕成果。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从“优秀品格”出发,向与会学者分享了北京大学培养优秀学生的故事,她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乔杰院士今年初代表国家医疗队奔赴武汉参加抗疫斗争的实例,讲述了优秀女性的责任、担当和贡献,提出大学的教育功能在于养成人才的优秀品格。她希望中心能够在未来继续造就更多具有优秀品格的学生。

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研究中心原主任岳素兰教授以“在回顾中反思,在展望中发力”为题,从领导重视、四位一体、女性研究培训基地的意义和北大女性学学科的三个特点等方面回顾了研究中心的发展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出版了女性学著作和教材50多部,承担女性研究课题61项。其中较为重要的几项课题分别是2011年由彭珮云担任组长的全国妇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初探课题、2012年与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合作承担委托课题和2013年首都高校性别平等意识专题等。

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共助性别平等主流化

参会学者从自身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出发,揭示了妇女和性别研究经历了从妇联主导、女性学研究到当前智库研究的历程,提出未来将坚持以性别研究为切口,推进我国性别平等纳入决策主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从自身参与抗疫经历,讲述了女性医护人员的贡献。在北大赴鄂医疗队中,女性占比75%。乔杰提出,女性力量既体现在精湛医术,也体现在她们能运用生活经验激活各方力量,助力提高整体医疗效果和科研水平,期待有更多人承担时代担当,传承女性力量。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杜洁研究员回顾了性别平等纳入决策主流的进展。自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代会报告,到2016年后印发了一系列保障平等就业的指导意见,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了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性别研究促进性别平等纳入决策主流的工作,经历了妇联工作、妇女学到智库研究的历程。

此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康沛竹教授介绍了李大钊同志的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作为中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妇女解放问题的学者,李大钊的倡导始终能为妇女解放工作提供思想源泉。北京大学中文系贺桂梅教授提出,中国性别文化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与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历史实践经验的关系,未来应在全球视野下探索21世纪的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意义与贡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提出性别红利潜力释放受到一系列制约因素影响,可从政策环境、经济赋权、生育支持、健康促进和教育公平五大方面建立释放性别红利的制度框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百年女生史,讨论了学科专业的性别分化、入学通道和学习风格的异同。

女性研究的传承和发展

学者们的思想理论和情感融合是中心发展的基础。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学科使命和时代潮流让妇女中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学系佟新教授介绍了2001-2020期间中心和社会学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情况,展示了56篇女性学硕士论文。这些论文扎根中国社会,追求将妇女/性别的经验上升为概念与理论。这些论文记录、反思中国妇女在社会变迁中的经历、作用和贡献,展示了有关性别知识研究发展和创新的蓬勃力量。选题最多的是妇女就业、打工妹、下岗和职业女性的发展等公共空间的议题;其次是有关女性与婚姻家庭、家庭暴力、女性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选题;同时,还有不少论文选题涉及话语的性别分析。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臧健教授回顾了1990-1994年妇女中心成立初期的历史。1992年,通过举办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妇女中心与学术界及其他高校学者建立了广泛联系。中心初创四年间,在“无编制、无固定办公地点和无经费”的条件下,各位老师齐心合力,为妇女中心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女性研究提供了传承力量。

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马冬玲副研究员,是北京大学1999级女性学方向硕士生,她感谢当年妇女中心和社会学系跨学科培养硕士,为自己提供了学习机会,在女性学的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意识,为未来在妇联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知识来源。

叶静漪教授在总结中提出北大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必须再接再厉,为北大女性学学科发展、性别研究、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为北大妇女/性别研究工作和中心管理工作增添新的气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