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 各地快讯
重庆荣昌引导“妈妈”们走向产业化 一根“功夫”粉条打通幸福小康路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0.11.24 字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来来来,到河包了,带上几把红苕粉,巴适得很。”天气虽已转冷,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集市上却依旧热气腾腾、人声鼎沸,走进河包便走进了粉条的海洋,看色、闻味,再掐上一节放嘴里咀嚼,各个摊位前,游客和赶集的乡亲们用自己的方式挑选着喜爱的口味。

前不久,首届河包粉条文化节的如期举办,让当地老百姓高兴坏了,也让河包粉条声名远扬。

制作传统的河包粉条,匠人们需将精选红薯清洗后研磨成浆,再经过滤、沉淀精髓、晒粉脱水、沸水打芡、拉粉出锅等“精工十二道”工序,一份柔韧爽滑的粉条才制作完成。

这份制作过程像练武又颇费“功夫”的河包粉条配上麻辣鲜香的佐料,满足着食客们挑剔的味蕾。而河包人,也在这软糯香辣之间,品尝着荷包鼓鼓的幸福滋味。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了解到,河包产火锅粉和酸辣粉占到了川渝两地销售份额的80%以上,全国40%以上,年产值达7亿元,河包成为全国火锅粉条和酸辣粉的主要生产基地。

粉条“垒”上山 “妈妈车间忙”

站在重庆市荣昌区顺溜食品厂外的公路上抬眼望去,一排排金黄的粉条整齐地排列在晾晒杆上,随着地形的上升,一层层粉条像是“垒”上了山。

“下半年是火锅旺季,最近在生产火锅粉。”顺溜食品厂负责人毛兴志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包粉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他的手艺是爷爷那辈传承下来的。2004年,毛兴志牵头成立了顺溜食品厂,开始了红薯粉的批量生产。这些年里,厂里的日产量从最初的两三百斤增长到一千多斤,如今又增长到上万斤。

河包工业化产粉了,村民们就业也有了更多的选择,30余名村民来到顺溜食品厂长期务工。“主要都是上手就能干的活,比种庄稼轻松。”三年多前,45岁的范贵容来到厂里做打包。“淡季有2400元~3000元收益,旺季能有4000多元。”对于这份收益,范贵容很满意。除了收益还不错,37岁的范贵梅还满意较为自由的工作时间,因为每天下午4∶30,她需要接孩子。

“我们正在筹建‘妈妈车间’,到时候妈妈们能更方便。”毛兴志告诉记者,目前妈妈车间场地已准备好,接下来将在妇联的指导下建好车间,让妈妈们能更舒心地工作,同时兼顾接送孩子。

一个就业岗 巩固脱贫一个家

以河包镇为中心,周边几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粉条厂已有24家。“不甘贫困,努力工作。就业一人,脱贫全家。”走进重庆市禾田食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鲜红的十六个大字特别显眼。在河包镇,进厂务工是贫困户脱贫的第一选择。

禾田食品主要生产湿粉条,在扶贫车间,30多名工人分成八人一组对粉条进行分装、抽真空、装箱,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宁告诉记者,他们中有10名工人来自建卡贫困家庭。

参加这次粉条文化节,荣昌区妇联主席陈静黎顺道看望了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黄有绪。9月初黄有绪来到黄海食品厂工作,一个多月来她已经适应。“这里不用三班倒,比以前的工厂好很多。”黄有绪让陈静黎放心。陈静黎在离开工厂前一再拜托企业管理人员多关照黄有绪。

和黄有绪一样来自刚脱贫家庭的工人,在河包镇各大粉条厂有100多人。“一个就业岗,可以巩固脱贫一个家。”河包镇党委书记黎源告诉记者,为助力产业发展,河包镇党委、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帮助全镇23家企业全面完成了技改升级和规范化建设,作为对社会的回报,每个厂都主动吸纳脱贫户务工。

内增动力 向外扩容 “功夫”粉条走向全国

随着粉条产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的需求连年猛增,各大粉条厂不得不到四川、江苏、河南等地采购。黎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全镇需要4万多吨红薯粉,按15%的出粉率需要26万多吨红薯,按每亩地产2吨红薯计算,至少需要十几万亩的红薯才能满足所需。前几年河包镇党委、政府看到了粉条产业中的这一“软肋”,便以核桃村等为中心,拓展打造了万亩红薯基地,并联合周边的仁义镇、古昌镇等,向10万亩规模迈进。

不仅内增动力,河包粉条向外扩容更是成绩斐然。各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粉条1800万份,销售额7000余万元。同时还成功入驻了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平台。

百年功夫粉条、千年河包匠造。在发展粉条产业上,河包镇规划了长远的目标,到2025年争取年产值达20亿元,到2035年达到50亿元,让河包人在这条用粉条打通的小康路上,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