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调研思考
聚焦新时代新主题,推动妇女研究创新发展——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之新视点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9.12.10 字号:【

编者按

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230余位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参加会议,围绕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妇女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和作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文化自信与先进性别文化研究、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以及中国特色妇女/性别研究发展等专题展开研讨,积极推动新时代妇女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蔡双喜

12月3日~4日,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参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妇女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和作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文化自信与先进性别文化研究、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以及中国特色妇女/性别研究发展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积极推动新时代妇女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

回望新中国妇女发展走过的岁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携手并行的历史轨迹。与会学者首先聚焦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

正是因为70年来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中国才收获快速的妇女和社会同步发展的成就。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文振认为,建立完善人大立法保障妇女权益、政协协商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工作机制,强化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工作机制,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在梳理我国70年婚姻家庭立法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教授马忆南分析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性别平等理念:保护婚姻家庭,明确夫妻债务认定和清偿规则,允许婚内析产;鼓励持久婚姻,设立离婚冷静期;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扩大离婚损害赔偿情形;平衡离婚的法律后果,公平分割婚姻财产,承认家务劳动与职业劳动有同等价值。

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张荣丽调研了女童遭受性侵害的现状和保护机制。她以湖南祁东县女童遭多人性侵案为例,建议通过学校教育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儿童性侵害事前预防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犯罪防控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蒋燕玲则在厘清性骚扰概念的基础上,解读了2019年4月北航出台的《性骚扰防治工作操作指南》,呼吁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

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会者对标对表四中全会精神,纷纷就如何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建言献策。

家庭既是社会的起点和细胞,又是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基层单位。中华女子学院教授李明舜指出,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过程中,既要以家庭建设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又要在基层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过程中纳入家庭视角。全国妇联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家庭工作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妇联家庭工作应以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重点。

因性别分工矛盾引发的家事争端是影响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原因。湖南省妇女研究中心潘萍提出,要在观念认知层面号召全社会树立马克思主义性别分工观,在家庭私人领域引导夫妻依据“平等、自由、互补、合作”的原则进行家务分工,在社会公共空间实施有利于妇女全面发挥生产生活作用的综合举措,帮助夫妻妥善化解家庭领域的性别分工矛盾。

基于深度访谈和979份问卷调查,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钦兰研究了女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压力与情绪管理能力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机制,发现女医护人员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对医患关系有重要影响,情绪管理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劳动显著调节影响工作家庭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她建议通过培训提高女医护人员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

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改革创新

聚焦新时代党的妇女事业发展需要,为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是本次年会的另一个焦点。

全国妇联一项关于妇女政治思想引领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妇女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向上。全国妇联宣传部副部长綦淑娟介绍,下一步全国妇联将继续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导妇女和家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出台《加强和改进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意见》,并建议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创新推进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基层妇联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明确要求,也提供了重要机遇。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张永英研究员从组织、人员和制度3方面就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创新提出建议:注重覆盖“四新领域”中比较分散的群体,如自由职业者、全职妈妈等;建立执委数据库,充分盘活执委资源;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的制度化,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引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治理。

当前基层妇联组织职能向本位回归,角色属性日益多样。东北师范大学王晶教授以某基层妇联组织为例,提炼出“服务输送者”的角色概念。她发现“服务输送者”角色存在困境原因在于基层妇联组织妇女需求管理能力不足,加强培育专业型女性社会组织、整合社区妇联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以及构建以妇女为本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是完善基层妇联公共服务提供功能的发展方向。

先进性别文化与妇女/性别研究发展

推进性别平等,不仅要强化制度设计,也要深化理论研究、提升公众认知。围绕先进性别文化与妇女/性别研究发展议题,与会学者亦是观点纷呈。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杜洁回顾了中国妇女研究会20年的发展历程,提出研究会将围绕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目标要求,从党的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等方面着手,研究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进一步促进妇女事业发展。中国妇女研究会还将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切实发挥引领服务联系职能。

女性主流媒体肩负着推进性别平等、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中国妇女报社副总编辑禹燕介绍,近年来中国妇女报以传播力建设为基础,精心打造引导力,有效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以“融入”为先导、“融合”为方向、“融通”为手段,构建了“主流+特色、工作+生活、喉舌+智库、平台+融合”的新型传播格局,努力实现了传播增效、品牌增值、影响扩展。

全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姜秀花以俞敏洪不当言论引发舆论热议、“女德班”流延引起舆论关注为例,指出抵制性别歧视言论和陈腐落后性别观念是妇女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责任;要主动作为,迅速反应,面对重要舆情站稳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性别歧视;要分析现象,深挖根源,防止过激言论和负面影响进一步发散,启发社会大众的性别平等意识。

与会者还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英桃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妇女发展,指出全球性别平等运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她认为,中国经验与新中国提出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口号一直激励着全球妇女发展;未来中国妇女发展在全球妇女发展中应发挥更大影响力。复旦大学刘承昊对我国性别发展统计指标的国际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张敬婕则就如何利用性别议题增强媒体的国际话语博弈意识、能力、技巧提出了探索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