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北京援疆医生丛晓辉 为患者带来健康 为医生留下技术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9.01.11 字号:【

  “北京是我的根,和田有我的魂。”1月4日,今年41岁的北京援疆医生丛晓辉在即将结束援疆工作时,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的诉说她的离别心情。

  用技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丛晓辉,来自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工作。

  “和田是我的第二故乡,援疆一年即将结束,我有太多的不舍。” 2018年3月13日,丛晓辉作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援疆医疗队员,不远千里,来到祖国的西部边陲小镇——新疆和田,开展医疗援疆任务。

  “在新疆,我认识到了什么是被需要,什么是幸福。” 丛晓辉告诉记者,以前在城市里生活无忧无虑,来到边疆后看到还有那么多生活拮据的老百姓需要帮助,我们应该把年轻的生命和精力,贡献给祖国的边疆。

  丛晓辉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的这段时间,最让她引以为豪的是能够用自己17年来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为本地的医生留下技术。

  “在我刚到和田的第二周,就目睹了一起因鼠药中毒死亡的病例,因为药物不完备,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我触动很大。” 针对这一情况,丛晓辉立即对医院的药物进行检查,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评估,对当地患者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

  “阿姨,谢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能叫你‘阿离依戴’吗?维吾尔语的意思是美女,你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大夫。”今年5岁的吐玛日斯·麦提努日是丛晓辉来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后救治的鼠药中毒的孩子。

  “孩子真诚的眼神和朴素的语言一直记在我心里,出院的时候他紧紧地抱着我不肯松手,虽然他不会表达,但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我的感情,心里特别温暖。” 丛晓辉笑着说。

  跟丛晓辉同在这家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医院遇到鼠药中毒的患者,几乎没有治疗成功的案例,但是自从丛大夫改进我们的医疗手段后,无一例死亡现象,填补了这项技术的空白。”

  “我抢救的不是一名患者,而是一类患者;教会的不是一个学员,而是整个科室。” 丛晓辉帮助当地医生制定抢救常规和方案,“手把手”教学,目前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此项治疗技术,真正实现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平凡岗位上用爱传递真情

  “在北京我只负责治疗心脏专业的患者,就像一根钉子一样,使劲往下钻,能扎得很深。到了和田以后,心血管疾病患者少了,危急重症患者多了,这就意味着要在专业的基础之上,开阔视野,提高技术,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感谢北京来的医生,我的孩子有救了。”采访中,维吾尔族老乡米日妮萨·伊米尔的泪水再也憋不住了。她的孩子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不幸中的万幸,孩子的病在丛晓辉一次义诊活动中被发现,而且有机会到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丛晓辉告诉记者,义诊只是北京援疆医生工作很小的部分,为和田地区带去优质的医疗资源,填补当地医疗空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米日妮萨的儿子吾买尔现在已经两岁多了,早在6个月时就发现了身体不适,但囿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一直没能得到治疗。丛晓辉说:“和田地区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发地区,很多孩子都因为发现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其中除了有些孕妇没有按规范做产前检查外,地区气候、海拔等也是相关因素。因此,前期的预防措施很重要,及早发现,手术的成功率会更大,愈合能力也会更强。”

  经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丛晓辉帮助当地医院儿科开设了急诊,为年轻医师进行心电图讲解和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相关知识培训,积极主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从医、教、研等多方面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推动儿科医疗事业的发展。

  谈起远在北京的家人,丛晓辉感慨地说:“在和田的这段时间,我的爱人和双方父母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我就没有到边疆做贡献的机会。”

  “感谢有这次援疆的经历,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历练和收获。”丛晓辉笑着说:“儿科工作是琐碎且平凡的, 在平凡岗位上用爱传递真情,为新疆儿童带去健康和快乐,我每天都过得充实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