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调研思考
全球化时代的女性与哲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聚焦“第17届世界女哲学家论坛”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8.08.14 字号:【

  编者按

  8月10日~12日,“第17届世界女哲学家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这是“世界女哲学家论坛”首次来到中国,来自20余国的近百名研究者,围绕“哲学史中的女性”“知识、科学、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女性发展”“女性与哲学的未来”四个议题研讨,共享多元的哲学盛宴。论坛充分展示了女性学者在哲学与性别研究各领域所作重要贡献,与会者所带来的新知识、新观念与新问题将为世界女性哲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8月10日~12日,以“全球化时代的女性与哲学: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主题的“第17届世界女哲学家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世界女哲学家论坛”首次来到中国,来自20余国的近百名研究者汇聚清华大学,围绕“哲学史中的女性”“知识、科学、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女性发展”“女性与哲学的未来”四个议题研讨,共享多元的哲学盛宴。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贵清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思维,各国女学者所带来的新知识、新观念与新问题将为世界女性哲学发展注入新活力。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安妮米·哈尔萨教授介绍了“世界女哲学家协会”自1976年成立以来推动女哲学家互动与合作的情况。

  哲学史中的女性

  与会者通过对女哲学家思想的梳理与阐释提出了新思考,也对部分文化现象中的诸如女性身体审美、女性书写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图亚·普克基宁阐述了当代著名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与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思想的关联之处。她认为,巴特勒一直在阿伦特那里寻找灵感,其于2015年出版的新著《集会的操演理论注释》批判地吸收、发展了阿伦特的思想。巴特勒在与其他女性主义思想家,包括阿德里亚娜·卡瓦雷罗、邦妮·霍尼格、琳达·泽里对话的基础上拉近了其与阿伦特的距离。在巴特勒与上述几位思想家的对话中,阿伦特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显现”“复多性”“公共空间的身体面向”得到了多元甚至出人意料的解读。

  英国学者安娜·以西结认为,对其情史、自杀及女性身份的过度关注,导致德国哲学家卡罗琳·冯·昆德罗德的思想成就常被德国哲学研究者们忽略。安娜表示,昆德罗德关于“自我性”的写作,为备受哲学家如尼采和海德格尔关注的“异化”与“本真”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

  广东外国语大学教授刘岩阐释了西方神话人物安提歌尼与当代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露丝· 伊利格瑞思想的关系。她认为,就像西蒙德·弗洛伊德借西方神话来构建其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解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样,伊利格瑞在建构其理论秩序和逻辑时,也要回到西方历史和西方神话中来寻找证据。其中,安提歌尼是伊利格瑞所讨论的神话人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通过对伊利格瑞作品中讨论安提戈尼的具体情境的回顾,她对哲学家们将安提戈尼置于西方哲学和历史中的过程进行了考察。

  香港浸会大学伊娃·凯特·曼教授对《诗经》中的女性身体呈现进行了研究。她探讨了《诗经》中所呈现的理想的女性气质与当时的伦理、关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性别化的观念、爱与婚姻、性本能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诗经》文本的分析,她发现在古典汉语中女性美是指一个女性所具备的女性特质与性吸引力。这种美是建立在男性欲望、男性想象基础之上的,并逐渐脱离了生理和性的基础,而具备了文化和规范的限制。

  知识、科学与价值

  对知识、科学与价值的反思,是女性主义哲学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当下,仍需要不断在上述领域展开讨论。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凯琳·格林教授对关于自然权利平等的现代话语进行了独特解读,认为对女性权利的要求先于对平等人权的需求。这种要求不是在国家层面的,而是在家庭层面的。她将这种认为女性家庭内部权利主张先于平等人权主张的议题称为“优先议题”,并认为人权平等的现代观念与现代和谐婚姻的出现紧密相关。

  美国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王蓉蓉教授将女性气质/女性置于中心地位来考察道家思想,并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道家思想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她将女性/女性气质看成是一种宇宙力量,一种引向充满活力的生活策略的描述。她表示,“道”并未管控性别关系,或者至少当下实际存在的性别关系并不源自道家,因为父权制并不是道家的思想。当下,道家思想女性/女性气质的方面,可称为利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重构“性别”的一种女性主义干预。

  清华大学肖巍教授关注“精神病”的界定及围绕“精神病”的颇具争议性的议题。她表示,在精神病学、医学、哲学、精神哲学领域,“精神病”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不仅影响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引进与执行,也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与治疗。20世纪60年代,美籍匈牙利精神病学家托马斯·萨斯提出“精神病是一个神话”后持续引发争论。当下,需要结合萨斯的理论来讨论和反思“精神病”的概念,特别是要结合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反思。我们需要自由,没有精神疾病是自由的底线,而建构精神病学哲学是获得这种底线的途径和保障。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女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是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流派。面对当前女性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中寻找启发。

  西班牙拉古娜大学玛丽亚·格拉教授以资本主义及全球市场的角度考察代孕问题。考虑到代孕问题背后所具备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的逻辑,她认为,将“孕育”定义为“分娩”或“临床分娩”,是建立在一种失败的类比之上,那种将国际代孕视为“公平贸易”的看法具有很大的误导性。除了商品化的风险之外,也要警惕生育的新全球市场所可能导致的女性化的无产阶级群体的出现。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苏珊娜·莱托认为,新唯物主义也对女性主义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她进而分别对生机论问题、本体论、后人类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对“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女性主义方法进行分析后,她认为以批判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并不成立。

  华南师范大学王宏维教授审视了生育劳动及其他家务劳动与社会生产的关系,认为反思母亲及母职的社会建构,可提升对妇女劳动价值的认知与维护。她阐释了马恩在妇女劳动探究上的三条不同逻辑进路——资本批判逻辑、历史唯物论逻辑与妇女解放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辨析由女性担负的生殖和哺育劳动价值被遮蔽、被无视的状况;并揭示了妇女劳动异化的特殊性及消灭妇女异化的新路径。

  女性与哲学的未来

  与会者还针对当今世界的哲学问题提出女性视角,并展望女性与哲学发展的未来方向。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发挥女性主体性作用的历程。她谈到,中国有深厚的女性与哲学文化资源,从孔子、老子、庄子,直到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关于女性发展的观点与论断,无不显示出中国女性与哲学的丰富内涵。在中国,性别研究经历了译介外国成果——发展中国本土化的研究成果——社会性别主流化——推进性别平等行动四个阶段。当下,中国性别研究已经超越了仅批判社会中性别偏见、性别歧视的阶段,致力于推动实现性别友好的发展。

  乌干达马凯雷大学博士候选人中博·罗比纳分享了在乌干达女性参与哲学的情况。她表示,在乌干达,人们存在对女性主义的误解,所有的女性主义都被认为是激进的女性主义。无休无止的偏见并不能帮助男性与女性之间实现更好的沟通,也不能使其平等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

  北京工业大学史敏博士考察了中国现代“人格”话语对现代女性身份认同的形塑。她系统梳理出女性在女学时期的权利人格、职业化时期的自主人格、抗战救国时期的国家主义人格和抗战后期的审美人格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格主体特征及历史实践;并把女性现代人格的形成置于中国性别体制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力图探讨它与中国社会性别体制的现代性转型间的密切关系。

  本次会议历时3天,从哲学各个分支分享了女性和女性主义者的研究成果,成为一次全球化时代哲学思想的碰撞。各国女哲学家都感觉收获满满,她们不仅感受到中国哲学文化、女哲学家的魅力,也目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一致表示今后要与中国女哲学研究者更多交流,共同争取一个和谐、平等和幸福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