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调研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发展图景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8.11.27 字号:【

  编者按

  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发展的脉络,依时间推进可分为1978年~200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与2000年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两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性别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图景。四十年来,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取得了长足进步。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则显得愈来愈必要且迫切。

  ■ 石红梅

  改革开放后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发展的脉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年~200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二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每个阶段的理论都存有不同思想的交互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性别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图景。

  1978年~200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发展

  中国思想界多种思潮互相交织,妇女/性别理论也色彩纷呈。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建构过程中的目标导向千差万别。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复杂的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困惑,尚缺乏提升到理论高度的能力。这一时期中国的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社会性别主流化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旨在解决两性平等的实质性问题。受到新自由主义影响的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在这段时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差异取代平等。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者打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解放运动中所追求的“铁姑娘”式的绝对平等,建立了差异的概念,主张男女有别。20世纪90年代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很大程度上延续着20世纪80年代强调两性差异的特性;其次,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20世纪80年代召唤出来的个人主义、主体性也成了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再次,文化批判取代经济批判。20世纪80年代妇女研究把性别从阶级中剥离出来,同时也抽掉了性别中的经济要素。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进。伴随着1995年的“世妇会”,西方社会性别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社会性别研究更强调对人多重身份的分析,注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多重身份,关注妇女、少数族裔群体、同性恋群体等边缘和弱势群体的话语。这种不同关注点的整合可以丰富并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分析思想;但注重差异性的身份政治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妇女作为一个与男性相对弱势的整体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谈判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者强调并高度评价性别的差异,认为差异是文化的,不是生理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其对权力生成和作用的关注使女性主义运动更加关注话语的力量,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中国女性主义发展最重要的挑战是解构,对于研究对象的过度肢解,使得社会生活分崩离析, 找不到解决问题之道。

  ——激进女性主义的影响。激进女性主义关注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问题,关注男权制的深层结构,认为男权的统治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状态,如生育和性问题等,性别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结构是并生关系。它既不能容忍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融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策略,也不同意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而是主张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分离出去。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1990 年3月7日,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的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做了《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中国的妇女/性别研究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关于女性自身解放和阶级、民族解放的关系、公私领域中男女的分工状况、女性家务劳动对劳动生产力的意义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讨。

  200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发展

  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妇女/性别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女性解放的政治同盟,解构了生产劳动妇女群体。但我们越来越看到的是女性个体与女性个体的主体性,而看不见宏观的社会制度,而市场化转型再造了公私领域的绝对划分,国家和企业退出了家务劳动的承担范围,与再生产有关的职能退回到家庭,更多责任落在了妇女身上,于是在双重负担下,不但影响女性的生存状况,而且使女性更加受到全球化资本主义扩张中资本的挤压,造成了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化。

  21世纪以后,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本逻辑带来的政治上存有的保守,关注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视,关注妇女生产劳动,越来越重视到自由市场体制对绝大多数妇女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劳动阶级和中产阶级妇女实现真正个人自由的限制。妇女/性别理论的本土化呼声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强调面对未来的世界,中国女性主义者的策略不应是被动的适应,而是要不断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宝贵丰富的财富,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和未来人类解放的公正目标。着力研究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否定和批判,催生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空间。

  国内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99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提出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体系的建设。全国妇联先后于2002年7月和9月在安徽黄山和吉林长春分片召开了全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讨会。为加快研究的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课题组于2003年年初在全国公开招标,设立了22个子课题,主要涉及妇女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2003年12月,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有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2013年彭珮云同志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书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的基本原理,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想来源、指导思想、实践基础,以及妇女解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深刻阐明推动中国妇女运动,实现妇女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发挥妇女的主体作用,并汇集社会合力,共同推动。

  40年来,中国的妇女/性别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愈来愈必要且迫切。我们需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的理论建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的话语表达,并完善相应的学科体系。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