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调研思考
融通与变革:跨界语境下的媒介与女性议题
首届“媒介与妇女”跨界论坛观点分享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7.06.06 字号:【

  编者按

  5月26~27日,首届“媒介与妇女”跨界论坛在京举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国妇女署及其他公益组织、各媒体机构等多界别逾百名人员与会,共同探讨在媒体报道、性别议题设置、媒体性别敏感评估、媒体中的女性参与等方面推进性别平等的理念和实践,就寻求借助媒体力量推动性别平等的有效策略、新媒体时代实现性别平等的契机和挑战、利用媒介倡导女性议题的经验与误区等主题展开了充分交流与深入对话。

  5月26~27日,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与荷广传媒橙雨伞公益在京联合主办首届“媒介与妇女”跨界论坛。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国妇女署及其他公益组织、各媒体机构等多界别的逾百名人员与会,共同探讨在媒体报道、性别议题设置、媒体性别敏感评估、媒体中的女性参与等方面推进性别平等的实践和策略。

  寻求借助媒体力量推动性别平等的有效策略

  作为信息的载体,媒体通过呈现性别形象传播、再现、强化性别规范,也通过对性别热点事件和议题的设置,直接介入性别平等进程,借助媒体倡导先进性别理念、关注性别平等话题是推动性别平等的有效方式,而达致这一目标,需要寻求有效的沟通和实践策略。

  中华女子学院校长刘利群表示,利用媒体的力量促进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需要提升媒体从业者的性别意识,加强性别议程设置,增强媒体的说服力;此外,还需要制造有影响力的观念,传递先进的性别价值观,发挥媒体信息传递的作用,讲好中国的妇女故事,有效提升媒体传播的效果。与此同时,女性群体既要不断努力完善自我,淬炼女性内心强大力量,同时又要善于利用媒体,并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用共同的力量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中国妇女报社副总编辑禹燕以历年“年度性别平等十大新闻事件”评选为例分享了在媒体高层倡导性别平等的“融通策略”:即通过设置有足够新闻影响力的性别议题吸引更多媒体参与,跳出自说自话的“小圈子”,把“我说”转化为“我们说”;通过有效沟通促使更多媒体人提升性别自觉性,将“要他说”提升为“他要说”;建立推动性别平等传播的常态化机制,把“偶尔说”延续为“经常说”。她强调,传播性别平等理念,还需要提升包括性别智商和性别情商在内的性别智慧,媒体人不仅要具备性别平等的相关知识,还要有沟通、协商、传播能力,从而以更真诚的沟通、更耐心的倾听、更智慧的表达,动员更多人共同讲好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故事。

  荷广传媒国际媒体培训中心高级媒体培训师珍妮·安德森结合其几十年来从事媒体工作的切身经验,分享了借助媒体倡导性别平等的体会。她认为媒体中女性的数量、女性管理者和杰出的女性传媒工作者的“榜样力量”很重要。杰出的女传媒人会鼓舞年轻一代女性成为出色的传媒工作者;女性参与媒体事业,可以影响新闻议题的拟定,使受众对整个世界有更加丰富、广泛、包容的理解。

  新媒体时代实现性别平等的契机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去权威化与去中心化特点明显,这为呈现更为多元的女性形象创造了条件,又因新媒体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一代而使得性别平等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中易于传播,但新媒体环境下也存在性别间的“数字鸿沟”明显、性别刻板印象变相延续等挑战。

  荷广传媒中国区总经理马雷介绍荷兰政府对媒体中性别公正的监督和审查机制,为在新媒体环境中应对不公正的性别报道提供了借鉴。他介绍,荷兰将媒体对于女性的呈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如果受众在媒体上看到对女性不公正报道之后,可以首先联系媒体内部的新闻监察官,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可以到法院、新闻委员会、广告法委员会进行诉讼。同时,荷兰从1997年起建立的分级制度,可以保证电视、电影、游戏里一些对女性不公正的、暴力和色情的内容不被未成年人获取。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认为当下新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呈现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媒体会多元化地呈现女性形象,同时,仍然存在女性议题相对边缘化及在某些领域中对女性的污名化加重的问题。她还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2年推出的媒体性别敏感指标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联合媒体、高校、科研院所,运用这一指标对媒体中的性别敏感情况进行测量和监测的思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南储鑫结合对网络中女性相关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指出,女性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和被关注度及女性话语权都在逐年提升,但其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盲视依然明显,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娱乐化浪潮消解了性别权利。

  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地区公民社会咨询小组成员蔡一平对新媒体时代存在的网络监管提出质疑,认为匿名条件下网民无需对自身言论负责这一弊端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成为对女性不友好的世界;此外,网络时代所存在的性别间的数字鸿沟不容忽视,女网民的网络使用依然被禁锢在购物、看泡沫剧之类传统角色中。最后,她认为,新媒体也会变成男性对女性施暴的便捷工具,这需要警惕。

  利用媒介倡导女性议题的经验与误区

  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报道,与女性权益相关的社会议题可以获得更高关注,并直接推动相应政策的拟定和出台。毫无疑问,媒介在倡导女性议题,推进性别平等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当的媒介报道也会对女性产生伤害。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孙晓梅结合其通过与媒体合作,推动将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及反家暴法出台的实际经验,肯定了媒体在倡导和推进性别平等中的重要作用。她同时指出,部分媒体一味追求报道速度,在不能准确掌握性别议题的情况下仅借助吸引眼球的“标题”制造轰动效果,这会使性别平等议题招致误解。同时,媒体报道中对当事者隐私和主观感受的忽视,容易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女童保护基金品牌负责人徐豪介绍了在推动儿童防性侵工作中,通过动员媒体人参与、吸引人大代表关注、搜集和完善调研材料等提高性别议题的社会关注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策略,同时指出媒体报道应有科学的采访方式,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在文本呈现上保护当事人隐私,提升采访和报道的专业素养。

  “打工妹之家”创办人谢丽华关注媒介中对流动女性议题的设置和倡导,认为媒体在呈现和报道流动女性时应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同时尊重流动女性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并重视流动女性为克服自身困境做出的积极努力。

  《法制周末》新闻部主任高欣结合其对于建筑女工和家政女工的采访和报道经历,指出在对流动女性及流动女性议题的报道和介入中,应注重与当事人的即时沟通,抛弃已有的陈见、预设与判断,避免主观臆断,真实地呈现流动女性的个体经历和生命故事,以细节写成好故事,进而提升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