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 工作动态
妇联来扶贫,首先点亮心灯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6.08.09 字号:【

  满眼的丘陵、黄土,干涸、荒凉而贫瘠——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的双羊套村,有着“西海固”典型的地貌和气候特征。2015年年初,自治区妇联扶贫工作组来到了这里,实施定点帮扶。短短一年半时间,争取来大学生支教团队、为村里的妇女开展技能培训……一件件实事,让这里的妇女和孩子悄然改变——

  脸盘圆圆、一笑起来眼睛就会弯成月牙儿的伏宁,是宁夏大学“晨曦计划”支教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伏宁的家离双羊套村不远。13天前,帮家里干完农活,伏宁就背上行囊来到了这里。

  伏宁明白支教对西海固地区乡村的重要意义。她清晰地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复旦大学支教队来到我们村,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特别想走出去看一看”,停留在脑海中的美好记忆,让刚刚结束大一生活的伏宁,立刻决定报名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支教队。

  原本只能照顾50个孩子的10人支教队,“实在禁不住家长们的软磨硬泡”,最终收下了70多个孩子。“这里太偏远贫困,留不住好老师。很多孩子上了四五年级,因为没学过拼音,连字都不认识”。

  让伏宁揪心的是,前几天,有几个六年级的孩子告诉她,又有几个同学“准备不念书了”。“在这里,辍学后的女孩子很快就会嫁人,男孩子就出去打工,他们又会重复上一辈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尽管这样,伏宁仍执着地希望:“这次支教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马小红是双羊套村妇女主任,常年的强日光照射和田间地头的农活,让33岁的她双颊布满黑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

  家里的男人外出务工,她在家种田、养娃娃、伺候老人,“地上的收成只够家里吃,剩不下什么钱,因为没有文化,地方偏远,也没有其他赚钱门路”。在双羊套,像马小红一样的留守妇女有300多人。

  就在不久前,自治区妇联扶贫工作队请来了老师,教她们刺绣和手工编织。七八十人报名参加,短短几天,刺绣编织全部学会。“这样一双拖鞋,能卖50元。”马小红向记者展示培训班上做成的第一件作品。

  扶贫工作队队长、自治区妇联宣传部副部长周慧琴说,准备在10月以后农闲的时候再多办几期这样的培训班,还会有更多的妇女参加进来。等她们再精进技术、提高质量,能批量生产,再帮她们联系商家出售,“会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也是帮她们用巧手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