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聚焦> 一线女性
潘玉华:专注与磨砺成就 “最美职工”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16.04.28 字号:【

  向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投硬币,而不让水溢出,可以投多少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女技工潘玉华的纪录是45枚。

  这个纪录,迄今还没有人超越。

  “其实,这考验的就是手部的动作。只有当你足够轻、足够稳地投入硬币时,水面才会继续上拱而不溢出;但如果手部动作稍大,水就会流出来。” 潘玉华解释。

  靠着手稳与心静,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全凭手感,在一块一元硬币大的电子板上焊接上千根细小的铅柱,潘玉华只需要两个小时。而且,这一千多次的重复与第一次都保持着同样的精度。

  就是凭着这双巧手,工作21年,潘玉华焊接了很多我国军工、航天领域先进的飞机、卫星的零部件。去年“9·3”胜利日阅兵式上,惊艳亮相的新一代预警机令人印象深刻,而预警机中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都是由潘玉华手工焊接的。

  “绝技”是怎样炼成的?

  “无他,唯手熟尔。”在潘玉华眼中,“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执着与专注,没有捷径可言。”初入岗位时,她也曾因为一时粗心大意,导致元器件变成废品,“尽管产品制作过程中难免失误,但当我真正看到自己做的东西,谁在使用它,谁在进行操控的时候,我知道对自己要求严格,就是保障使用我们产品的人的生命。”在一次出差中亲眼看见了飞行员的训练后, 潘玉华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岗位的重责。此后,同事们常常看到她为了研究焊接技术和工艺流程独自加班练习的身影。

  2009年的一天,技术员梁剑东拿着一块有故障的电子板找到潘玉华,要求她把硬币大小的电子板上面的1144个“小腿”拆下来,找到故障之后再回复原样焊回去。

屏气凝神、全神贯注,接到任务后的潘玉华一口气完成了电子板上所有“小腿”的焊接,因长时间保持一个焊接动作,她的整个身体都有些僵硬。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焊接后的电子板就跟原厂出来的几乎一样,基本看不到解焊过的痕迹,潘玉华真是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梁剑东慨叹。

而“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也正是潘玉华工作的信条。从初入工厂的年轻学徒到手工焊接领域的“名匠”,21年里,潘玉华从没有换过工作岗位。外人眼中重复而枯燥的劳动,在她看来“快乐而有价值”:“我常常会指着电视上正在播出的卫星发射或者飞行演习画面,对儿子说,‘妈妈也为此出了一分力’。”

  谈到儿子,身为母亲的潘玉华显然深以为傲:“可能是受我的影响,他也喜欢摆弄电子元器件,现在还可以动手组装电灯泡呢。”虽然因为工作的缘故,儿子从1岁起就寄养在农村亲戚家,以至于再见时喊她为“阿姨”。但逐渐长大懂事的儿子,对她从误解到了解再到钦佩,潘玉华如今也成了儿子心中的偶像。

  将潘玉华视为“偶像”的不仅是儿子。潘玉华的徒弟对这位严苛的师傅又“怕”又敬:“怕”的是,在平日的训练中,哪怕一个细小操作环节,为了做到最优,她也会让徒弟重复数十次,精益求精;敬的是,无论遇到什么工艺难题,她都会悉心指导,毫无保留。

  就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潘玉华入选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发布的“最美职工”,她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当问及她对广大女职工有什么寄语时,潘玉华说:“精湛的技艺靠的是专注与磨砺,凭的是传承与钻研,与性别无关。只要坚持与付出,我们女性一样能成为‘大国工匠’‘技术名匠’”。

  “最美职工”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耿家盛等10位“最美职工”的先进事迹。

  耿家盛、高凤林、顾秋亮、胡双钱、宁允展、周东红、管延安、方文墨、卢仁峰、潘玉华等10位先进典型,坚守高尚的职业理想,秉持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练就了高超的技艺技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愧为一线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不愧为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大国工匠”。